男旅客体内藏$200万可卡因 与同行女双双被捕 海关近年最大宗
海关破获近年最大宗体内藏毒案。关员前日(6日)在机场替两名由巴西圣保罗、经杜拜抵港的外籍旅客清关,发现其中一名男旅客(34岁)的随身行李携有润滑剂及医用活性碳,怀疑其体内藏毒,并将他带往医院检查。截至今午(8日)3时,他已排出201粒、共重约2.2公斤怀疑可卡因,市值200万元。经初步调查,海关相信一名同行女子担任护送角色,二人以情侣方式入境图掩人耳目。二人已被暂控各一项“贩运危险药物”罪,将于周一(10日)在屯门裁判法院提堂。
海关前日(6日)在机场替两名由巴西圣保罗出发、经杜拜抵港的外籍旅客进行清关,发现其中一名男旅客的随身行李携有润滑剂及医用活性碳,怀疑其体内藏毒,遂将他们带到医院检查。
两人在医院检查期间,涉案男子在洗手间排出怀疑可卡因;一名同行女子亦被怀疑与案件有关,二人最终被海关拘捕。海关经调查发现,被捕女子虽然没有体内藏毒,但她认识被捕男子,旅程期间与他同行,相信该名女子担任护送角色,二人企图以情侣方式掩人耳目。
被捕男子(34岁)报称建筑工人,另一女子(38岁)则报称幼稚园教师。据了解,被捕男子身形魁梧,有人疑收取约5000美元报酬贩毒。医生经检查,相信被捕男子体内仍然有毒品尚未排出,相信毒品的总数量比现时公布多。二人被暂控各一项贩运危险药物罪,将于下周一(10日)在屯门裁判法院提堂。
海关留意到贩毒分子利用航空旅客贩毒情况有增加趋势,今次案件为本年第8宗航空旅客体内藏毒案,比上年同期增加3宗;涉案被捕人数由去年同期6人增加至今年10人;检获毒品数量增加接近4成,由去年同期约6.8公斤增加至今年10.3公斤。
海关会适时调整策略,重点拣选由高风险地区抵港的旅客作检查,从源头打击毒品。根据《危险药物条例》,贩运危险药物属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0万元及终身监禁。
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2545 6182,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网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举报怀疑贩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