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出口洗衣液往内地惹疑 海关检$2400万濒危紫檀木等走私货
继早前有内河船于深夜时份,藉海面能见度较低时进行走私活动,海关再破获一宗同类型的内河船走私案。上周四(7日)凌晨,关员在西北面海域抽查一只长约20呎、准备前往广州的内河船;船上其中一个货柜报称载有洗衣液,惟由于出口洗衣液到内地相对罕见,引起海关怀疑。人员经查验后,在该货柜内检获一批电子零件、护肤品、精油、手提电话、燕窝及濒危物种紫檀木,总市值2,400万港元;当中搜获的紫檀木共重650公斤,市值70万港元。海关指,如涉案货柜成功走私,可逃税高达650万元。
海关早前调查发现怀疑一艘内河船怀疑进行走私活动,于是派区域巡逻船前往香港西北面水域,利用雷达设备监控,并成功追踪其出行路线和动态。调查显示,该艘船只的走私手法与早前发生的内河船走私案相近,同样在黄昏至深夜、海面能见度较低的时份进行走私。
海关于上周四采取行动,于凌晨约1时55分,在海域截停一艘前往广州的内河船,当时船上有5名内地船员,并载有大量货柜。人员核对载货舱单资料后,怀疑其中一只报称内有洗衣液的货柜有异,随即将该艘船只押送到屯门内河码头作进一步检查。
人员经查验后,发现一批未列舱单货物,检获5万件电子零件、2,500件护肤品、3,500件精油、2,500个手提电话、50公斤燕窝及650公斤怀疑受管制紫檀木,总市值2,400万港元。
海关有组织及罪案调查科进行跟进调查,发现涉案货柜的付货人为一间空壳公司,其注册地址为一所秘书公司,在香港无任何业务;其操作方法是透过境外中间人,向付货公司安排付运。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更多人被捕。
海关指,走私分子对于收藏物品手法粗疏,仅利用洗衣液作掩饰,企图蒙骗海关侦查。而且根据经验,出口洗衣液到内地相对罕见,遂引起关员怀疑。
此外,行动除了检获常见的护肤品及电子零件,亦搜获650公斤紫檀木,市值70万港元;该批紫檀木稍后交渔护署作检验。根据《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紫檀木属濒危物种,其进口及出口均濒危物种受许可证规管。海关相信,由于走私分子难以取得许可证,加上紫檀木适用于雕刻工艺品及制作家私,在内地有一定需求,遂成为走私分子的敛财之机。
根据《进出口条例》,任何人输入或输出未列舱单货物,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200万元及监禁7年;根据《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任何人非法进口或出口品濒危物种,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1,000万元及处监禁10年。
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2545-6182,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网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举报怀疑走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