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香港制造拒送大陆量产 由倒贴到月售500件:不同高度都合身

撰文: 林珈希
出版:更新:

【香港制造】找不到心意的服装,你会怎样做?90后的Ceci和静仪,决定自己车衣、在葵涌广场开店,坚持“两对手”全人手香港制造,由倒贴营运,到月售四、五百件服装,最大成就不是赚钱,而是不妥协之余,也替有不同身形烦恼的女生,找到合适的衣服。
摄影:黄宝莹

25岁的Ceci(图左)和26岁的静仪(图右)6年前胆粗粗开业,实行自己衣服自己车。(黄宝莹摄)

90后女生决心开店做“工厂妹”:不想一式一样

“葵涌广场”对喜欢穿搭的少女生来说,是一个寻宝好地方,有平价的服饰,同时也有日韩制,三楼的时尚坊更是卧虎藏龙,有着不同香港服装小店,Ceci与静仪便是其中一员,她们更是少数坚持全香港制造的品牌。

“毕业后,我成为幼稚园老师,职业关系,要经常穿长裙,但我个子较高,又有一点微胖,在市面上都找不到心意又适合自己的服装,加上刚出社会收入不高,喜欢的又负担不起,便宜的却一式一样,所以把心一横,不如自己试下车,心想车一条线应该很简单吧?”这样,静仪便拉着中学好友Ceci一同开始学习车衣。

+4

两个女生,两部车衣机,看着不同车衣书,去深水埗选布,品牌便正式成立。六年前,在Instagram shop未十分盛行时,她们先参加不同市集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后来拿着市集赚来的五万,Ceci辞掉正职、静仪转做兼职,胆粗粗便开店了:“当时还年轻,没想过会蚀;要是没钱了,大不了再找过工作,回想起来,觉得自己挺勇的。”当时身边没有人支持,无论是家人还是另一半,觉得Ceci和静仪只是“玩玩下,玩够就算”,刚好二人都是“唔可以畀人睇死”硬着头皮,做着做着,店舖做了两、三年,终于上轨道,开始赚钱,静仪也辞掉工作,全心全意发展生意。

静仪是170cm的“微胖女”,Ceci则是158cm的“小只女”。(黄宝莹摄)

店主Ceci和静仪正正有着绝大部分香港女生的身型,一位是158cm的“小只女”,另一位是170cm的“微胖女”,因此所有衣服都是free size,也明白不同高度的女生烦恼所在。她们希望所有体型的人都能找到心意的服装;她们也按不同女生身型烦恼设计,按图看看设计和偷看新品==>

+10

拒减成本送大陆量产 每日坚持车廿件衫

创业与经营都是一门学问,但对Ceci和静仪来说这都不是最痛苦,而是设计与制造。

开服装店的人大有人在,但坚持香港制造的绝不多,她们开业至今,由画纸样、找布料、车衣、订单、销售都是她们一手包办,最忙碌时,每天只睡数小时,张开眼又要回到工作室裁布、车衣,她们却从没放弃自家制。

每件衫坚持香港制造,售价也是百元到四百不等。“拿到大陆量产?从来没有想过,我们都知道大陆成本便宜,但我们还是想一手一脚做,可以保持品质。每一件都是我们的心血。”就是如此,两位“工厂妹”一天车二十多件衣服,工作十小时以上,有时会感到辛苦,但每一次能设计出满意的服装,她们便可以开心一整天。

“香港制造”定价便可以再降低一点?

然而,她们也曾经为“香港制造”感到沮丧,有些人会认为自家制,定价便可以再降低一点,又或觉得车衣很快,不需要等待7 – 14天等等,对方的不谅解,尤如在没杀她们背后的努力与创作:“在台湾摆市集时,台湾人就算略嫌我们定价高(对比台湾,香港成本较贵),但都非常欣赏手作,觉得自家制很厉害,相反在香港欣赏手作的意识并没有那么高。”

坚持香港制造,售价也是百元到四百不等。(黄宝莹摄)

一切的一切,也没有令Ceci和静仪放弃,反而令她们愈做愈好,客人意见令他们更著重布料的品质,每件制成品他们都会做测试,看看会否脱色、缩水,才敢出货;从前她们只做半截裙,经客人反映,觉得比较单一,她们也同意,因而设计出更多款式,正因如此品牌改良后,客源更多了:“我们以前很喜欢印花,长大了品牌变得更简约,偏日系,长癞癞的,有客人指我们是‘无印风’…以前我们不定期出款式,现在希望一个月两款,而且款式都可以供客人mix and match,一套买回去。”

6年前一句“捉紧夏日的尾巴”,Ceci和静仪便约地产看租盘,品牌就此诞生了,常说“坚持比开始更难”,但在众多的日韩服装店之中,两位90后女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