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融入跨境合作平台 本地发展不能偏废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上星期先后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横琴方案》)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并专门为此举办了一场关于横琴、前海开发建设情况的新闻发布会。另外,身为“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顾问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任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不久前亦透露该委员会在南沙创享湾的办公室订于下月正式启用,届时香港多个智库组织和工商专业机构将进驻其中。
前海、横琴、南沙三个合作区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合作平台正逐步成形。

2019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与“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正是当中要求加快推进开发建设的三个重大平台,其用意除了“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推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外,亦包括“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由此可知,三个合作区的建设与开放不仅牵涉广东、香港、澳门三处本地发展前途,还跟国家整体宏观改革开放探索实验有关。

9月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前海、横琴发展情况。 (中新社)

助力特区融入国家发展

显而易见,三个合作区对于日后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今年初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便将“推进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深港河套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列为“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措施之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丛亮早前更直言,《前海方案》扩大的合作区能够“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可以推动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即使是表面看来跟香港关系较远的横琴合作区,《横琴方案》里亦有特别提到要加强跟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联动。

其实,这几个合作区的个别发展情况,都有一些地方可资香港借鉴参考。

举例来说,横琴新区在填海造陆方面雷厉风行,正好跟长期自我约束填海工程的香港形成强烈对比,而其促进澳门经济走出博彩业独大、朝向多元发展的规划方向,相信亦足以对墨守金融、旅游等传统产业以致无法提拔新经济支柱的香港有启示作用;又如前海合作区从2010年成立以来为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改革开放累计推出了645项制度创新成果,曾经创下号称平均每三天推出一项新制度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深圳速度”,无疑能令张口闭口只知道说“已有机制行之有效”的港官们汗颜。

构成挑战竞争无可避免

毋庸讳言,上述合作区的发展当然可能会对毗邻的香港构成挑战和竞争,譬如《横琴方案》提出要在当地“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由粤澳双方联合组建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统筹区内事务,该委员会的双主任虽是广东省省长及澳门行政长官共同担任,可是常务副主任一职却由澳方委派,再考虑到《横琴方案》其他内容都以配合澳门利益为主,日后实在不无机会转变成为澳门特区的一部份,这将等同让后者的陆地面积增加三倍之多,而澳门的人均生产总值近年本已抛离香港接近一倍,若再获得这批土地,必然会让彼此在这方面的差距更为扩大。

《前海方案》对增强港人对祖国的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图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风貌。(中新社)

至于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两者与香港的竞争关系可谓更加明显。《前海方案》开宗明义述及打算“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这句话换一角度来看便是吸引香港人才移住的意思,更早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甚至直截了当地表示要于“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途中“积极承接港澳产业转移……成为引领大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高地”。

香港固然不应刻意阻止本地的人才、企业和资金走向别处,但也不应该放任以至鼓励它们轻易地向外流失,而是需要巩固、强化和拓展自身优势,以保持吸引力才对。

香港精英阶层后知后觉

话说回来,《横琴方案》与《前海方案》的公布虽被某些港人俨然视作横空出世,但事实上它们对留意相关国策者来说倒属意料中事,因为十余年前批准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乃至更高层级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皆已明言规划断限至2020年,故此今年推出新的政策文件本应可以预期。具体像《前海方案》的扩区安排、《横琴方案》的共管体制等措施,也都老早包含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珠海横琴……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的表述里,并非全然新近创作之物。

明明不管前海、横琴抑或南沙,几个合作区跟香港仅得数十公里距离,何解我们会对邻近地区近年发展情况如此后知后觉?大概有的人只知道沉迷于过去依靠殖民地特殊环境崛起的成功经验,误判“一国两制”与连接中外窗口等优势为香港所独享,浑然不觉邻近地区与内地其他省市均已逐步赶超我们;有的人则是尽管清楚意识到内地发展将对特区构成挑战,但却刻意将此曲解成为北京正在掏空香港,不肯正视本地发展落后于人的现实。

特区政府在融入跨境合作平台之际,也不应松懈香港本地的发展。图为毗邻前海的华侨城欢乐港湾。(中新社)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归根究柢恐怕还是因为许多港人仍抱持自以为是的骄傲心态,总是尝试制造借口给自己拒绝合作和承认失败。

切莫守株待兔等着“惠港”

无奈的是,现在大部份传统精英阶层似乎尚未看懂几个合作区对香港未来发展的真正意义。没有人会否定香港繁荣成就很大程度是借着背靠祖国的帮助得来—往昔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日后估计还会如此。然而,抓紧历史发展机遇,绝非单纯守株待兔等着好处上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亦非默默静坐原地听候中央规划;所谓配合前海、横琴、南沙等合作区发展,更不是设法将本港的人口和企业搬移过去即可。相反,正是为了完成上述任务,香港必须积极进行建设和改革,解决各种阻碍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从而确保自己具备跟随整个国家和邻近地区一直发展下去的动力。

《前海方案》和《横琴方案》公布后,深圳市市长覃伟中表示深圳将“举全市之力推进前海开发开放”,澳门行政长官贺一诚亦强调“特区政府将集中资源和力量,带领社会各界……求真务实、积极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反观香港这边,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异口同声说“与中央相关部委商讨如何透过《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尽快落实《前海方案》中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的措施”,还把上届梁振英政府的成绩与深圳方面去年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的作用拿来滥竽充数,试图掩饰近年香港这方面办事不力的窘态。

如果要成功与内地经济融合,前提一定是香港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推动全面的经济、社会和民生改革。当下,唯有整个香港达致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方有望走出今天的困境。港府一众高官亟需作出意识形态上的革新,看懂发展才是香港最迫切的需要,尤其不能奢望趁着国家的发展,可以松懈本地治理的工作,反而是要带领全体港人为改善生活质素及营商环境一起努力。与此同时,香港社会由上至下亦应该作出明白的自我批判,别再拘泥于旧日经验与既得利益,必须实事求是,思考我们长年无法改革积弊和被邻近地区迎头赶上的原因。

敬请留意2021年9月6日出版的第282期《香港01》电子周报。你亦可按此试阅电子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