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预算案后迎两会 民生缘何独憔悴
近期不少关系香港社会走向的要事接连发生,包括中央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而随着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香港政界代表亦纷纷就本地问题向中央递交提案。不过,新一份预算案闷恹恹无新意,只让市民看到政府官僚做事因循苟且;对大湾区规划纲要放错焦点所萌生的忧虑,以及港区代表两会提案里流露的自欺欺人心态,让人不得不对本港建制与民主两阵营的论政参政生态齐声扼腕摇头。当经济前景转趋不明朗,所谓的精英阶层却如此短视“离地”、不负责任,市民出路何在?
新一份预算案提及去年第四季香港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增幅1.3%,属2016年首季以来最低;预计2018/19年度财政盈余也较2017/18年度的1,380亿元大幅减至587亿元。虽然政府预测公共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GDP)比率将同比递升,至2022/23年度会达22.7%的回归后新高,但各项关乎民生根本利益的政策范畴未见思维变革,包括所谓“利民纾困”措施,其实不过是沉溺于一次性分配的把戏,姑勿论税务宽减措施有“肥上瘦下”的分配正义问题,N无人士继续N无,“派钱”做法亦揭示政府长久以来因循苟且的陋习——即透过一次性分配“散财消灾”,回避承担起基层市民生活保障的责任(例如切实改革职津)。
回顾过去二十年,香港GDP由1998年的1.3万亿增至2018年的2.8万亿元,增幅近1.2倍,但同期一般打工仔的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仅由1998年首季的10,000元增至2018年首季的16,400元,增幅只有六成四。面对生活物价飞涨、置业难、求医难和退休保障不足等矛盾重重的民生问题,自然不是预算案一句“市民收入持续有实质改善”就能交代过去。
市民难享经济成果 穷也辛苦富也辛苦
陈茂波虽然以“理财新哲学”自居,但面对经济转势,又再度掉回所谓“审慎理财”的窠臼,即每逢经济环境转差,就条件反射地缩减保障民生的开支,畏赤字如虎。然而,香港回归以来的经验证明,这种思维虽然可保驾库房,但长远只会造成社会撕裂,激化诸般矛盾。政府在经济不好时不惜牺牲民生,对瘦牛剥皮;经济转好时却坐拥庞大财政储备,富了政府,穷了市民,是造成今天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各界务必予以正视;政府更应深刻反省,改弦易辙,重新思考“无民生、无经济”的道理。
以2003年沙士前后为例,当时政府为因应经济转差,失业率高企,竟然短视近利地选择对医疗、劳福和教育等重要民生经济范畴“开刀”,虽然成功使香港公共财政在2005/06年度转亏为盈,但当时削减开支遗留下来的问题,仍然困扰今日的香港社会,损及市民的根本利益。
以劳福政策来说,社会福利署在2003年6月削减综援标准金额11.1%和租金津贴15.8%;但当经济复苏,百物齐涨,这些关乎弱势市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津贴却被市场远远抛甩。
早前立法会为因应政府收紧长者综援,检讨综援计划下补助金及特别津贴安排,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已承认现时“超租”(即私楼综援住户租金高于综援租金津贴)差额太大,以关爱基金补贴“超租”差额50%情况来说,单人住户的租金津贴达1,000至2,000元,大家庭更可高达10,000元。这反映现时综援租金津贴最高金额上限相对市场水平,已是微不足道,连所谓“最后安全网”亦已千疮百孔。
在医疗方面,近月社会就公营医疗系统“爆煲”问题聚讼不休,新预算案虽增拨超过7亿元经常性资助,用作改善医护人员薪酬和增加职位,但并没有直指问题核心,即香港整个医疗系统亟待扩大,政府须有长远规划,包括拨款研究引入海外医疗专才、开拓本地医科生源、培训和吸纳顶尖教授,以及兴建新的世界一流医院。若无此决心,他日本港医疗服务质素恐仍将跟随表面财政波动载浮载沉。医疗短视造成的恶果仍历历在目——医管局在2002年面临财赤压力时削减人手,推出“肥鸡餐”吸引资深医生提早退休,同时导致2003年毕业的医科生“毕业即失业”,每名花费纳税人数百万元培训成材的医科生就此付之流水。
官僚缺乏治理蓝图 政党论政同样离地
市民对政府官僚“没有期望,没有失望”,早已非一朝一夕的事。但除了政府官僚外,面对香港日益严重的民生问题,本地各政治势力,不论是建制派、民主派还是本土派,都显得立场模糊、摇摆不定,忽视基层市民权益,令人失望。
全国两会周日(3月3日)揭开序幕,向来以保障民生自居的建制派因应这场年度大事,提出多项主张。今年适逢《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众多提案都围绕大湾区做文章,但当中不少主张让人啼笑皆非。例如,有港区人大代表竟打算向中央建议在香港海域以外的伶仃岛、担杆岛和万山群岛一带填海造地,由内地单位按香港标准兴建房屋及基建设施,再“移交”香港政府,让港府以资助房屋方式,低价供年轻人认购。
香港的居住问题归根究柢,是香港政府在错误的时机执行了错误的土地规划政策,倒持泰阿所致。运输及房屋局前局长张炳良就承认,2003年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而全面扭转了房屋政策,将收回定期卖地做法改为只用“勾地”机制,实际上变成由地产发展商决定何时卖地,削弱了政府主导土地供应、影响楼市的能力。如今这些政客不从本地觅地建屋、改善规划和打破既得利益着手,对内反对全面收回粉岭高球场建屋,漠视民生需要,对外则推销孤悬海外的伶仃岛,形同“流放”香港青年,用心可诛。
至于香港的民主派,向来关注政治议题多于民生。以涵盖超过50个民主派政治及民间团体的“民间人权阵线”来说,虽然号称“关注人权、民主、劳工、基层、宗教、文化、妇女、社区、少数族群、性工作及不同性倾向等议题”,但今年元旦游行高举的只不过是“守护库房”、“重启政改”、“反政治打压”、“坚拒23条”、“检控梁振英”和“反对国歌法”等政治议题,难怪市民难生共鸣,游行参与人数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
民主派尚且如此,遑论从“社会撕裂”吸收养分,透过民粹思维激化、误导民意,挑动内地与香港矛盾的本土派。虽然最激进的本土派已成政坛的明日黄花,但现时台面上仍然存在不少宣扬种族歧视、鼓吹民粹的政治投机份子,他们虽不会高呼“港独”,也不会在誓词上做手脚,但更懂得巧妙地既不触碰“底线”,又透过消费大众情绪以谋取个人权位,危害不容忽视。最近,中央政府发公函支持港府取缔民族党,并要求特首林郑月娥提交报告。香港民族党固然需要取缔,但我们也必须认知,其“港独”主张诞生的温床,正是香港在长年民生矛盾下社会撕裂。可是,以新出炉的财政预算案对民生问题的认识之肤浅来看,恐怕无助解决,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香港管治颟顸,难道要等中央领导人再如十五年前那般,当众训示一众政府高层“查找不足”,以正视听?
港府死守“大市场、小政府”的僵化思维,漠视其保障与改善民生的角色,固然需社会有识之士口诛笔伐。但环顾政坛衮衮诸公,对香港落得如斯田地,何尝没有半丝责任?
美国左翼阿伯风靡 港人何时放胆想像
放眼国际,三年前一度被主流媒体穷追猛打的“社会主义者”桑德斯(Bernie Sanders),如今宣布再度以民主党人身份参与角逐美国总统大选,并已成为热门人选。这位77岁长者的多项主张﹐当年被嘲讽为过时落伍、疯狂,如今却获其他民主党参选人争相采纳,其中,曾被批评为不切实际的15美元最低工资,已被民主党采纳成国会议案;曾被指将会造成财政负担的大学学费全免,已在近20个州成为现实;得到全国七成人民支持的全民医保方案,也被党内温和派总统参选人贺锦丽(Kamala Harris)纳入为竞选政纲。
今天的香港与美国社会不无相似之处,许多人将社会不公现象归咎于新移民,堕入闭关自守的排外情绪中,反而忽略了问题的症结——财富不均,政经与土地等资源长期被少数人把持的结构。美国作为资本主义龙头大国,人民同样对一个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公义均富,真正服务多数而非少数人的政府抱有宏大想像,香港市民又能否打破思维束缚与阶级限制,拥戴一位“左翼阿伯”式的政治领袖?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3月4日出版的第152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