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大湾区如箭在弦 香港岂能自甘落后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中央将于日内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并于本周四(2月21日)在本港举行宣讲会,向外界阐释湾区发展方针。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曾经表明,大湾区可深化香港与内地合作,也是丰富一国两制的新实践。特首林郑月娥日前亦重申,一国两制将是大湾区取得成功的因素。我们乐见中央与本港主事者不忘初心,但更希望特区管治团队超越口号式宣传,采取切实行动,既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于金融与法治等层面的优势,强化本港在区域经济的龙头角色,也把握机遇推动本地产业转型发展,让市民真正享受经济融合的实惠。

香港无疑是大湾区的重要一员,在金融、航运、专业服务等领域比较有优势和国际声誉,但在产业高度单一化及支柱产业竞争力下降的两大掣肘下,对区域经济的重要性明显不如以往。香港管治阶层未能展示应有的想像力和政治魄力,提不出高瞻远瞩的规划,一众反对派则仍执迷于意识形态之争,盲目拒绝中港融合。这种局面存在极大风险,因为大湾区规划已成既定事实,香港若不积极应对,只甘于做“中介人”、乃至“旁观者”,最终只会失去自主地位,难逃“被规划”的命运。

中共向来重视政治符号的意义,是次宣讲会选址香港,说明香港仍具重要地位,但这只是点出事实的一半。2017年中共十九大后,北京宣讲团首度赴港解释中央政策,其时《香港01》已指出,香港社会精英必须重新认识自身在一国两制下可如何作为,主动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掌握在手中。在大湾区,香港既属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一部分,也站在湾区走向国际的前沿,香港主事官员不但要认识两制之别,更要彻底反省本地长远规划,重新发掘香港竞争力;不但要改变一直阻碍发展的“积极不干预”施政方针,更要制定清晰发展战略和有效管治方式,方能在这种发展模式中争取主动,而不是被分派任务。社会精英亦须认清当前形势,提出对香港有利的创想,并积极参与推动。

中央将于日内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并于2月21日在本港举行宣讲会。(林若勤摄)

港人若继续装睡  “被规划”将成事实

可惜的是,港府迄今并未提出任何长远规划和具体政策,也未能有效引领舆论,将湾区经济体的概念和发展设想传播给大众。港府目光如豆的表现,可见于去年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的“后遗症”。自2009年大桥动工,港府已知东涌是大桥人工岛的出口,但并没有未雨绸缪。结果,虽然通车初期吸引大批内地客访港,却因交通配套不周,大量旅客“逼爆”东涌,令当区居民怨声载道。这不只反映香港公务员缺乏应变能力,更反映香港政府根本意识不到大型区域战略在落实时,同样需要当地政策的配合。

回顾林郑月娥这届政府过去两年多的作为,虽然态度积极,但为香港求索与创造发展机遇时仍举步维艰,前瞻性和行动力远逊于其他大湾区城市。去年的《施政报告》虽有提及大湾区的建设工作,但只宣布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督导委员会”和设立大湾区发展办公室,并不见具体措施,只可说是行政上的应酬。不论是建制或是泛民主派政党,对大湾区也缺乏认知,去年5月,立法会通过一项无约束力议案,大意是:“本会促请香港特区政府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显然纯属“加强交流”、“促进融合”的官式文章。

林郑月娥政府不见有针对大湾区的具体措施,只有行政上的应酬。(视觉中国)

相比之下,不计早已开展的“广佛同城化工程”,上月底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葛长伟已表示,编制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将规划转化成具体行动,并确立清晰时间表和路线图以检视成效。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提出了“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建设”、“建设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等长远规划,以配合未来大湾区的发展格局。与本港相邻的深圳,上周也举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多项新的产业发展与基建工程同步上马。

在大湾区的整体布局上,香港与其他城市协调时须有明确的定位。本港的专业服务仍有相对优势,可以在“一带一路”上作为中外企业衔接的桥梁,但“一带一路”与大湾区发展不尽相同,前者是衔接中外,后者却是香港与内地发展衔接,若香港只是依赖传统优势服务业,未来遭迎头赶上的机会甚高。如果政府还不“觉醒”,社会的精英还不更积极参与,“被超越”和“被规划”就只是时间问题。当然,结果有好有坏,“坐以待毙”和“发咗达自己都唔知”都可能发生,但在周边地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前者的风险显然更高。

“广佛同城化工程”早已展开。(视觉中国)

林郑曾表明,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中不再是“联系人”,而是“参与者”,惟远见和细致内容欠奉。一如纽约和东京是所处湾区的龙头,特首理应认识到香港是大湾区的领头羊,在巩固优势产业外,更应提出创见,争取主导大湾区发展方向的制订,加强香港在各城市间的协调作用,在产业政策规划上更为进取,借此提升经济结构转型效益,解决竞争力不足的困局。

同城化势在必行 融合自主非对立

事实上,规划层层相扣,要扩充香港的发展潜力,让市民受惠于大湾区的融合发展,《香港01》认为,首要考虑是港深两地“同城化”。“港深同城化”是大湾区概念中对香港最有直接作用的,但过去政府、立法会及传媒甚少讨论,一来因这个词语本身容易令人望文生“异”,犹如政治禁忌;二来是官员和议员对大湾区概念均没有透彻理解和解读,难以引起舆论关注。可是,当大湾区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一个超越几千万人的共同发展大计,“港深同城化”也成为本港不可回避的议题。

“港深同城化”是大湾区概念中,对香港最有直接作用。(视觉中国)

“同城化”涵义究竟是什么?经济、商业合作?是前舖后居,还是文化融合?其实,将它狭隘地套入任何一种想法,都是肤浅的。整体而言,同城化的作用在于突破城市间的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促进在经济、社会、环境、城市空间等方面协作规划、运行和发展,构建联合大都会圈,并透过创新、修改制度,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提升经济效率。放在大湾区强调的协同效应层面上看,由于共同发展利益所系,港深两地未来在地缘经济环境上将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某程度上与“广佛同城”遥相呼应。

“深港同城化”其实不是什么新颖概念,但如前所述,它在本港却长时间因政治因素而未获重视。必须强调,同城化并非如字面所指是两城“合二为一”,而是为了协调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形成一系列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令市场、产业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借此共享资源和产业分工,提升整体竞争力。

对香港来说,与深圳同城化不等于放弃一国两制,反而是在保有独特制度优势下拓展发展空间。以欧盟各成员国的发展与规划为例,同城化可见于荷兰科尔克拉德(Kerkrade)和德国黑尔措根拉特(Herzogenrath)、丹麦哥本哈根(Copenhagen)和瑞典马尔默(Malmö)等例子,它们分属不同国家,但边界不设管制,人员自由流动,经济高度协作,而彼此所属国家的主权并没受到冲击。

深圳经济增长率大幅领前香港,服务业的产值占比也愈来愈高,超越香港指日可待。(余俊亮摄)

回看港深两城,深圳去年的GDP达2.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居于亚洲城市前五名,虽说人均GDP与香港对比仍有差距,但比较两地发展势头,超越香港指日可待。深圳经济增长率大幅领先于香港,服务业的产值占比也日益高。可以预见,两地的实力差距将愈来愈窄。在此考量下,与其任由两城恶性竞争,不如尽早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自大湾区规划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各城市的准备工夫如箭在弦,特区政府与本港各界精英必须注意到香港已落后于人。在寻找变与不变的新平衡点时,政府不但要巩固制度(如司法独立、高度自治)和传统产业优势,更要跨过政治阻力,认清经济融合的必要性并积极落实。推动同城化便是在保持一国两制的大原则下,以本地利益为依归,尽量把制度差异转化为竞争力,减低区隔,让人、货物、资金和信息加速自由流动,借深圳在科研、创新与制造上的能力,促使香港的经济结构转型。这才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应有作为。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2月18日出版的第150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