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跑友】纪念跑衣每年多达10万件 易收难捐怎么办?

撰文: 陈颖然
出版:更新:

每逢参加长跑比赛,跑者总会获得一、两件纪念跑衣。一年下来,长跑发烧友的跑衣塞满衣橱。有跑友想到把跑衣转赠予有需要人士,但竟遇上多到无人收的窘境。

(跑Tee共享专页)

阿裕是一名社工,已有10年长跑经验。随著参加愈来愈多跑步赛事,对纪念跑衣的心态亦随之改变。“最初很喜欢,但当10件变成100件,连胶袋都不想拆。”对他而言,参与赛事所得到的号码布其实更有意义。

月收近百跑Tee 多到无家者穿不完 送到肯亚

赛事通常提供大胶袋置放私人物品,跑友大多物尽其用,作交收跑衣之用。(跑Tee共享专页)

在2014年年末,阿裕成立脸书专页“跑Tee共享”,希望为新跑衣找寻出路,转赠有需要的人。很多参赛者只穿纪念跑衣一次。阿裕称,“跑Tee共享”回收的跑衣必须全新,一来尊重接收者,二来不希望鼓吹即弃文化,令跑者只为频频换款,捐出穿过的纪念跑衣。

Thomas(左)邀来今年渣打马拉松全马冠军Mutai Kiprotich Mike,把跑衣带到肯亚。(跑Tee共享专页)

阿裕现时每月与跑友交收一至两次,每次约40件跑衣。只要集满约100件跑衣,他便会转送深水埗区的社工组织,代为分发。他本来希望先满足本地无家者的需要,却发现无处可送。因为跑衣多数以容易排汗的布料制成,适合夏天穿著;而且一件跑衣可以穿几年,难以大量转赠。

后来,阿裕与香港籍肯亚跑友Thomas交流后,发现可以转赠当地人,便透过Thomas的朋友把跑衣带到他们的家乡;也曾有义教团征求跑衣,顺道带到柬埔寨。现时跑衣两成在本地分发,八成转赠到海外。

跑衣供过于求 宁愿源头减废

阿裕尽量跟跑友当面交收,面谈让跑友了解行动。访问当日,阿裕与4名跑友于港铁站交收。谈到跑衣过剩的问题,大家深有同感。跑友阿斯提议,长跑主办者可以考虑让跑友自由选择是否需要跑衣、不要跑衣可以获报名费优惠,减少浪费。

阿裕粗略估算香港一年大大小小的赛事,每年约有10至20万件纪念跑衣因而生产,“其实供过于求,减少制造跑衣也是好事。”他亦希望每区有人组织共享跑衣,“将闲置的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其实一件纪念跑衣成本又需要多少?以折扣吸引跑友不要跑衣仅是招徕。共享之美丽在于交换、分享有用的资源。既然跑衣是供过于求,易收难送,需要的似乎是环保——源头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