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练的一天 力量不代表一切
“你能摆出一个较用力的表情吗?”正为Eric拍摄照片的摄记问道,“我见你的样子太轻松了。”只见他不断地举放着哑铃,面不改容,无法想像他究竟有多大的气力。
25岁的罗光扬(Eric)从事健身教练工作已5年,健硕的他原来待人也很和善,形象与漫画、电影中目无表情的“大只佬”实在是大为不同。
是日访问,始于健身室的早会。一群人围在泰拳竞技场旁,专心地在商讨工作细节,Eric在解散后特意讲解一番:“早会通常都是去检讨工作吧!刚才说话的是店长,他主要是在讲解我们团队昨日的工作表现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教练有时亦会分享部分学员的个案,一起讨论处理得更好的方法。我们在早会前,亦得预先将器材整理好,并做足热身运动才行。”
负责小班教授学员、亦兼任泰拳教练的他表示,每天平均会以单对单形式教授5至6位学员,每堂平均1至2小时,算起来,单是授课已占了大半上班时间。形象和善的他绝不是魔鬼教练,但他对学员的要求却不放松。“我会按学员的要求,为他们设计出适合的健身方法。”
曾有客人以各式各样借口试图缺席课堂,Eric则自有一套应对方法,“有人说他们因咳嗽而想缺席,我说咳嗽不会影响健身;有人说他们上身感不适,我就叫他照样来,安排下身的训练就可以。”看来,学员要求这位健硕的教练“放自己一马”并非易事。
Eric指,有些学员本已懂得健身,前来上课是希望有教练跟进进度,但亦有些学员报读课程时,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所以当健身教练对此要分外细心。“部分学员只觉身体某处有不适,却不知自己早已受了伤。我们一看就会知道问题所在,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建议,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也有些学员明明做个别动作做得很勉强,却硬要继续,我见到这情况,需适时让他们停止训练,免生意外。”
不少人认为,当个健身教练,工作范围就只在健身室里,但经Eric分享,才知道他们的工作比旁人想像的还多。“学员在下课后会与我们保持短讯联络的,话题主要是环绕饮食,因为要保持健康,饮食与运动并重才行。”学员会将每餐的照片传给Eric,是健康的,他会给予‘拇指’符号赞好;是太油腻的,他则会给予忠告。“曾有学员竟传给我1张杯面的照片,真是过分!”他又说,学员就算体重减了,亦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他每月都会为他们量度体重及详细地检查脂肪比例,“若然只是减少了肌肉,脂肪却增加了,那体重下降亦不是好事。”
跟许多男生一样,Eric自小已热爱体育运动,田径、足球、篮球项项皆能,17岁那年更开始接触健身,他庆幸这些年来,并未因工作而受伤,倒是借此练得愈来愈魁梧,连自己亦感满足,“我希望教练这工作可做到退休。”
虽说想成为终身职业,不过他亦明白当健身教练是要不断进修才能赶得上潮流,否则一定会被时代所淘汰。“莫说是每年,这个行业每日都有更新。以往的健身只讲求‘重’字,器材主要让人锻炼肌肉,但现在的训练除讲求力度外,亦要兼顾四肢协调,比如说,足球与篮球运动员特别着重这点,过时的健身室意识不到这转变就会落伍。”为此,他曾经已报读数十个课程,并于5个月前转职至现在的公司,“旧公司的健身室放满了器材,但其实在做某些动作时,竟会碰到天花板,在这样的环境做健身,实在是有点奇怪吧!”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