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剧场】互动的舞台剧 黑暗中观众更放胆表达 参与改写剧本

撰文: 郑秋婵
出版:更新:

社会企业黑暗剧场将于6月举行八场黑暗演出—《哈姆雷特的抉择》。舞台剧蕴含了大量互动情节,让观众在黑暗中透过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欣赏戏剧之余,也可以与演员对话,从而改写剧本,影响角色的抉择。黑暗中做戏有难度,黑暗中“睇”戏其实也别有滋味。

《哈姆雷特的抉择》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以西方皇室做背景,讲述一个王子遇见母亲的鬼魂,决定为母寻找真凶报仇的故事。过程中,观众会随故事的发展,进入不同的体验环节,包括食饼、饮嘢,遇见落雨,一起质问角色找出疑凶。

《哈姆雷特的抉择》在黑暗中对话体验馆举行,是一出以其他感官感受舞台剧的演出。(资料图片)

体会真正的黑暗

入场前,观众需要放下身上所有发光的仪器(剧场有柜子可供锁起个人物品),以防不小心打破黑暗中的幽秘。然后,五人一组,排队拉著绳子在剧场有光的门口被牵进黑暗当中。

走进黑暗像一场陌生又令人兴奋的仪式。这仪式带来的感受如果要唱出来,应该是那句“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因为体验那真真正正的黑暗,不是平日闭上眼睛可以模仿、或者体会的,那黑不是关掉灯的黑,是使劲睁大眼睛都感受不到一丝一毫光线的黑;是看不见任何事物,也会眼睛疲劳的黑;是无法辨别自己是睁开了眼还是闭上了眼睛的黑。

走入无光的黑暗环境,使劲睁大眼睛也看不见任何事物,那种黑暗不是平日闭眼或关灯可是体会的。(资料图片)

抽走视觉 味觉失效

这样的黑,像保护。所以,入场前,观众很冷静;完场后的分享环节,观众被问及感受时也很少言;唯独在场内,你左一言我右一语,人人都成了抢答比赛当中的小学生。食饼时,明明是同一块饼,有人食出椰子味,有人食出云呢拿味,有人食出杏仁味....饮用饮料时,同一枝薏米水,有人说是薏米,有人说是豆浆,有人说有龙眼,有人说没什么味道......

拿掉视觉的感官,到了有光的地方开估了,像一场搞笑的闹剧,每个人都带点不同程度的惊讶。对于观众的投入参与,“黑暗剧场”创办人、“黑暗中对话”香港首位失明培训导师(后天罹患青光眼而失明),也是剧作的导演陈衍泓(逗点)说:“专家研究,人有80%的资讯靠视觉接受。城市人太忙碌,变相眼睛不能休息,其他感官的感受都没有了。所以,薏米水有人居然说是豆浆。黑暗剧场就是希望帮大家寻找返(其他感官的感受)。”所以,黑暗剧场规定,观众不能迟到,中间离场后不能再进入,不能带电子仪器,就是希望观众专心参与舞台演出。

《哈姆雷特的抉择》的演员有不同经历,有视障人士,也有精神病康复者,他们面对限制,也同样希望有参与艺术表演的机会。(郑秋婵摄)

演员有视障人士 也有精神病康复者

黑暗剧场的演员有视障人士,也有健视人士,他们没有配戴任何装置,与观众在同样黑暗的环境内互动,还再走位。逗点说走位彩排大概练了两个月,每个星期一至两次,“(演员当中)有些是精神病康复者,有些是自闭症、弱智,或者失明,我们面对的挑战其实很大。但我们相信我们的平台是对的,信念是一样的,就算是残疾人士、弱势社群,同样可以付出,投入。他们虽然来自五胡四海,有不同经历,但我们有同一个信念,相信我们愿意付出,也能艺术上赚到有尊严的酬劳贡献社会。不一定说要依赖社会和别人的同情心。”

黑暗剧场创办人陈衍泓(逗点),是《哈姆雷特的抉择》的导演,也饰演旁白。(郑秋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