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有传奇.五】奇人奇在哪里? 偏差行为仅相对而言

撰文: 麦佩雯
出版:更新:

“传奇”之所以成为传奇,因为他们有点与众不同。心理学家指与众不同即是多元。社工指这种“多元”其实即社会学中违反了预期规范(norms)的“偏差行为”(Deviance),偏偏规范其实只是社会所建构出来,我们可否向比利时小镇学习,与“传奇人物”同住共生?

如何与社区内擦肩而过的人共生,是每个人都必需学习的课题。(资料图片/陈焯𪸩摄)

心理学家:偏离社会规范只是多元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说书人”创办人之一麦颖思指,市民大众普遍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欣赏程度较低,一般人对成年人的衣著打扮、行为举止或喜好有特定的社会规范。当有人偏离这些规范时,我们便会觉得他“奇怪”或特别。她认为这种“奇怪”其实即是多元(diversity),“他喜欢某些兴趣、穿史迪仔衣服又好、载歌载舞又好,只要不伤害人和不构成滋扰,其实没有问题,但香港人一般不会太接纳。”她指外国较多人对这种多元表示欣赏,香港人却可能会觉得“他很奇怪”、“我不想接近他”。

“说书人”创办人兼临床心理学家李昭明 (Amanda)指,“如果有人做出危险行为,如港铁放火,我们当然要有危机意识地逃跑。但危险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某人的身份。”1998年美国的麦克阿瑟暴力风险评估研究(MacArthur Violence Risk Assessment Study)发现,精神病康复者暴力犯罪的机率和其他人差不多。

在街上擦肩而过的街坊触手可及,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资料图片/陈焯𪸩摄)

社会学家:偏差行为乃社会建构

精神健康前线社工Simon Chan指,从社会学探讨,“传奇人物”的衣著或举止也许违反了社会期待的行为规范,因此被视为小众(Minority),甚至被视为是偏差(Deviance)行为。巿民大众容易将“传奇”以“精神病化”的眼光看待,不是视之为有害、惊恐而走避;就是视为病态、同情而安排治疗照顾。

社会学家贝克(Becker)及莱莫特(E. Lemert)提出,定义偏差行为的规范是经由权威人士订定,因此偏差行为只是社会定义的,即是并不是这些人天生就是坏胚子、天生就会做坏事、也不是永远做坏事。如果因对偏差行为的否定,而对某些人的“偏差行为”贴上标签(Labelling),就是污名化(Stigma)。Simon分析指,污名化会在不知不觉间巩固我们对“传奇”的负面判断。歧视与忽视,同样为“传奇”带来负面影响。

早于700多年前,比利时小镇赫尔(Geel)的居民已开始与多元的人共生。当地数以百计的“精神病患者”并不住在精神病院,而是寄住在本地家庭,彼此分享日常、互相看顾。他们也不被称作“精神病患者”,而是“旅客”及“贵宾”。在香港,我们不像与赫尔的居民“传奇”同住;但在街上擦肩而过的一个眼神,也是与他们共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