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相机街最后摄影店“钟沛”6月结业 店主冀同行续发扬光大

撰文: 邓康翘
出版:更新:

上世纪70年代在中环土丹利街开业、至今仍然屹立的唯一老字号“钟沛摄影器材行”,见证“相机街”半世纪兴衰,历尽摄影文化的改朝换代,游走过黑白与彩色的时代变迁,连三年疫情也熬过了,偏偏敌不过由实体店走向网店的行业生态转变。

“店二代”老板钟景林无奈面对现实,近日宣告荣休结业,预计店舖将经营至6月25日,为其家族生意划上句号,同时代表中环“相机街”时代的终结。钟景林寄语同行:“希望𠵱家做紧𠮶啲(同行)可以继续努力,发扬相机光大。”

屹立“相机街”57年 店二代老板承父业无师自通摄影

“钟沛摄影器材行”自70年代已在俗称“相机街”的中环土丹利街开业,坐落于石板街的转角处,店名取自创办人名字钟锦沛,亦即是现为第二代负责人钟景林的父亲名字。“店二代”老板钟景林在店内贴上“五十三载结业荣休清货大平卖”字句,但他笑指,开业53年是自己推算,实际时间应更为久远,解释:“我妈妈同我讲唔止53年,实质上应该系57年。”

钟景林说,父亲早年以售卖望远镜起家,及后与堂兄弟合资创立“大中摄影器材”,经营20多年后自立门户,创办“钟沛摄影器材”至今,初期店舖旧址位于较前方出租车丹利街56号,90年代初因为重建,搬迁到现时士丹利街44号的店面。

他自10岁起随父亲到柜台“执头执尾”,帮忙打理店务,可谓与“钟沛”同步成长,14岁时跟随老师傅到晒相工场,以学徒身份学习冲晒工作,直至18岁正式接手经营该店。

即使近年各行各业都面临营运艰难,钟景林仍苦苦坚持,但他坦言并非对摄影情有独钟,笑说:“摄影我唔系咁钟意,当然我亦都唔系话完全抗拒,只不过因为父亲系做呢行,顺理成章继续做。”

为了继承父业,钟景林渐渐精通各种摄影器材和冲晒步骤。他说是被环境所迫成,无师自通,说:“你自己接触得多,好自然就会熟㗎啦,同埋做得生意你一定要认识,一路做就会一路识。”

见证相机街由高峰10间舖至最后一间 秉持老实营销

钟景林在行内打滚了半世纪,见证摄影行业经历数个重要转捩点。在80、90年代,土丹利街可说是当年摄影发烧友无人不知的“相机街”,在长约300米的路上,高峰期有逾10间售卖摄影器材及冲晒菲林的店舖,名气很大,就似现在专卖摄影器材的旺角“星际城市”商场。在资讯不流通的年代,人们只知道相机店就是集中在这一条街。以往摄影属一门专科,顾客欲得知产品资料很依赖销售员介绍,他回忆昔日的风光年代,缅怀地说:“以前你可能行一日都未行得晒。”

“钟沛”的名气更是“响当当”,除了中环总店外,曾于旺角开设分店,亦在大角咀设有晒相工场,因为早年的大部分生意源自影楼,钟景林说:“当年深水埗青山道有很多影楼,楼上系影室,啲人影护照相、新年影全家幅等,底下𠮶层就有个档口仔收冲印。”

钟景林指,昔日士丹利街的摄影器材店客源以本地人为主,他笑说不会像那些游客区的行家“呃呃𠱁𠱁”,秉持老实做生意的态度,说:“无论以前定𠵱家,都好少人用自己个名嚟做公司,当然佢对自己好有信心啦,同埋佢都系对客户负责,先够胆用自己个名。”

+1

历尽黑白与彩色摄影 游走菲林至数码的时代变迁

六、七十年代,菲林开始由黑白转换至彩色,钟景林忆述摄影文化的转变:“当时我仲好细个,新闻相慢慢由黑白转为彩色,黑白菲林好快就被淘汰。”他还记得店内曾有大量过期的黑白菲林被丢弃在一角。

他续指,在“一小时机”(特快晒相机)引入前,他们会接收影楼应接不暇的冲晒订单。购买一部冲晒机所费不菲,在七十年代已要价十多万,称:“平均一日冲到三百几筒菲林,如果遇啱圣诞新年,连续几日假期,𠮶阵一日嚟计有成过千筒都有,逢亲过完年都需要几日通宵先做得完。”

九十年代,数码机面世前,传统菲林曾被一种新款菲林取代,由柯达、富士等菲林大厂合力研发一款内建芯片的APS(先进摄影系统)菲林,不像传统菲林要用家自己卷上,反而像卡式带般一插即用,用家不用担心“交白卷”之余,更可设定三种取景框。

钟景林说,采用APS系统的相机一般设计得轻巧前卫,先进功能曾掀起热潮,但随着数码相机面世,APS相机亦很快被淘汰,令风靡一时的APS制式相机沦为“蟹货”。但他反而视店内的CanonAPS系统相机为“镇店之宝”,认为最有纪念价值,当年售价4800多元,他称:“呢部系97香港回归的时候出,又适逢Canon 60周年生产。”不少客人闻悉店舖结业,纷纷赶来“寻宝”,“蟹货”变“抢手货”,现时只剩下一部“非卖品”作留念。

数码相机拖垮冲晒市场 革命性造就女性摄影商机

过去20年,摄影由传统菲林转换至数字化,钟景林亦紧跟潮流从传统菲林机,转卖Nikon和Canon两大厂商推出的单镜反光数码相机,他指出:“菲林系损耗品,销量本身系好大,但系有咗数码机出现,菲林市场委缩得好犀利;另一问题系晒相市场委缩,后期啲人已经唔洗晒相先睇到相。”

数码相机的出现虽然拖垮冲晒市场,却带来另一个革命性重大转变,造就女性摄影市场。钟景林指,以前摄影可说是“男士们专利”,女士大多充当被拍摄的模特儿,他解释:“但系今时今日就唔系,转变非常大,其实好多女仔都好钟意影相,对影相好有兴趣,数码机亦都方便咗佢哋。”

网购兴起 旧式实体店缺生存空间

摄影器材推陈出新,近年又掀起摄影复古热潮,像“钟沛”这类老店应该客源不绝,何以要走向告别时刻?钟景林坦言早于一年多前已打算退休,他指过去3年疫情,“钟沛”跟其他零售行业一样经历亏损,但并非结业导火线,他解释:“(疫情)唔系最大问题,因为我都做咗50几年,点都有啲存货,一路做落嚟都支持得到。”

他慨叹,结业的主要原因是整体购物模式转变,自己已开始追不上市场变化,尤其疫情下造就网购热潮,令不少人已习惯浏览网店消费,取代外出购物,影响旧式实体店渐渐失去存在价值。另一方面,相机厂家亦推行网店,代理供货时不再向他们提供折扣,售价自然不能和网店竞争。他无奈道,旧式摄影器材店已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叹道:“呢行已经好难做,外行人都唔知我哋卖嘢赚嘅利润系几微薄。”

另一个结业原因则是店内人手不足,由早年公司有十多人的规模,现时店舖只剩下两位工作了20多年的老臣子,钟景林忆述:“以前净系工场已经有3个人手,一个系师傅,一个系负责黑房,一个负责做杂务,公司嚟计就好夸张,一张大圆台都坐唔晒,有成超过十几人,唔单只伙记,𠮶时仲有做埋批发同送货。”他说,即使子女有兴趣继承生意,自己也不会同意,笑说:“因为真系冇得做。”

他又坦言,租金负担不算太吃力,反而最辛苦是每天应付繁复的工序,一个人担起几个人的事,很吃力却又赚不到几份薪水,觉得收入与劳力不相称,他笑称:“租唔系贵,但计落条数,自己都系得个做字,咁你做得咁辛苦为乜嘢呢?我自己年纪都开始大,始终都会结业的一日,只系我𠵱家决定咁解啫。”

钟景林寄语同行:继续发扬相机光大

原本摄影数字化,令菲林相机沉寂一时,连菲林大厂“柯达”都传出结业消息。随着菲林热潮“咸鱼翻生”,成为年轻人的新玩意,亦带动冲晒服务需求上升。他笑说:“一个圈返嚟,旧嘢都变新嘢。”但他表示,现今的菲林产量跟过往已属天渊之别,亦因用家多属玩票性质,估计菲林热潮会在不久将来减退,菲林亦会再次没落,称:“始终太重皮,呢两年由三四十蚊一筒,加价加到成百几蚊一筒。”

此外,曾经在千禧年代风靡一时的CCD数码“傻瓜相机”,近年亦成为内地旅客来港追寻的宝物,钟景林称:“本地唔太多人玩,主要系内地客,可能因为网传,同埋因为话CCD出嚟嘅效果同菲林效果差不多。”他认为年轻人大多追求潮流才会玩回旧物,该店亦不时有内地客到访寻找CCD专用的记忆卡和电池,他说:“电子嘢始终有寿命,买嘅时候可能都仲用到,但可能返去襟几下部机就坏咗;另一个最大问题系因为早期数码相机画素较低,用嘅记忆卡都只能系较低的Meg数,其实都已经停产晒,根本买唔到。”

他预料,店舖将经营至6月25日,由于货仓里有太多存货,往后亦会在网上进行销售。他最不舍得,其实是与熟客创建多年的感情,慨叹:“做咗咁多年唔舍得就一定有,但系都唔留恋,因为自己年龄都到咗,如果讲结业始终系有呢一日。”他亦寄语和勉励仍在坚持的同行:“希望依家继续做紧𠮶啲(同行)可以继续努力,继续发扬相机光大。”

“01心意”与过百慈善团体携手筹款,让社群变更美好。立即援助基层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