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废设施?】上水有个神秘篮球场 空气污染超标不宜运动?
在粉岭公路、宝石湖路及粉锦公路交界,那货车、私家车频频交会的回旋处,隐约可见两座由墨绿色铁丝网围封的建筑物,伫立在繁忙的高架桥下,那是由滚轴溜冰场及篮球场两部分所组成的大头岭游乐场。附近居民未必知道这个游乐场已存在了30年,事实上,记者在两个月间到访6次,也只遇到过两个人。实测该处的空气污染情况,发现细悬浮粒子(PM2.5)浓度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标准逾两倍。环保组织表示,不建议市民在该处运动;又认为政府在三面被公路包围的桥底建设游乐场,是政府当初规划失当,令设施白白浪费。
在公路旁远远看到大头岭游乐场,要进去也彷如寻找“秘密基地”。篮球场及滚轴溜冰场的入口分别设在两条隧道内,市民要先钻进上水彩蒲苑与大头岭村之间的隧道,隧道中途有一道半掩的铁闸,推开铁闸、沿着楼梯往上走,便是偌大的游乐场空间。
大头岭游乐场于1987年建成,设有一个滚轴溜冰场及四个篮球场;而篮球场内又设龙门,可同时作为小型足球场。据北区区议员姚铭指出,游乐场的使用率一直近乎零。
污染超世卫标准逾两倍 环团人士不建议该处运动
记者又分别于过去两个月、在不同时段量度篮球场的PM2.5浓度,结果如下:
量度日期 | 量度时段 | 最低浓度 | 最高浓度 | 平均浓度 | 超出世卫标准(平均浓度) |
2017年2月14日 | 下午4时至4时半 | 13微克 | 76微克 | 23微克 | 符合标准 |
2017年3月7日 | 下午6时至6时半 | 43微克 | 154微克 | 65微克 | 超出两倍以上 |
*PM2.5即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粒子,柴油汽车是释放PM2.5的来源之一。世卫安全标准为24小时内吸入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的PM2.5。 |
根据世卫标准,人于24小时内吸入每立方米25微克的PM2.5为安全范围,故根据在繁忙时段(下午5至7时)的量度结果,大头岭篮球场的PM2.5污染水平已超出安全范围逾两倍。 香港环保署的安全标准则为每立米75微克,篮球场未有超标。
健康空气行动项目主任谢颖琳认为,香港所采用的标准过于宽松,已贴近发展中国家的准则。如于3月份繁忙时段的测试结果,65微克的平均浓度已有如晚上9时于铜锣湾闹市的空气状况。PM2.5除非浓度过高,否则肉眼看不见,但它可随呼吸系统,经血管到达体内各器官及脑部,长期会增加患心肺疾病、癌症、脑退化问题等风险。
她续解释,运动本为了强身健体,但大头岭篮球场的空气质素差,周遭被驶过的车辆包围;且高架桥下的球场通风不佳,废气被困住,实在不建议在该处做运动:“当你长期喺呢个地方玩,仲要做极之带氧运动,系好危险。”
街坊:贪佢无人、场地够大可练波
记者日前到访上址时,遇到Handen独自在打篮球。他说是首次试用这个场地,因为刚刚搬到旁边仅5分钟步程的大头岭村。他认为新场地胜在够大且没有人,可独占4个篮球场练波。如到区内的北区运动场打球,需步行20分钟;较近的彩园邨篮球场则经常爆满。当日他打了两小时篮球,双手经已沾满黑色的灰尘。他认为场地较肮脏,但不太担心空气质素的问题,日后会继续来打球。
Matt也是自去年从外国来到香港,定居在锦田后,便开始每周一次到上址打篮球。他同样很喜欢这个场地够宁静少人,即使他感到这里空气质素不佳、下雨后有时又会有轻微水浸,他仍然很喜欢这里的氛围。但认为若政府有改善工程会更好。
区议员促周遭种植物改善
根据北区区议会的文件,去年3月17日,区议员姚铭及刘国勋提出填封桥底缝隙、以改善篮球场漏水的情况;又建议在周遭种植物、加设隔音布等,以改善游乐场的环境。康文署的代表当时在会上表示会跟进有关提议。
惟姚铭早前受访时指出,康文署至今仍未有任何改善工程,但建筑署代表于过去一年曾与他到现场视察,对方当时认为高架桥上的车辆驾过时会造成震动,故填封桥底缝隙的建议并不可行。但姚铭认为署方的说法只是推搪:“青马大桥都起到啦,点会封唔到?”
他认为活化桥底空间本是好事,但在车来车往的高架桥下建设篮球场,是资源错配。游乐场过去多年的使用率皆极低,若政府不作任何改善措施,这座设施可算是完全浪费。
环保组织:城市规划以车为主,未有从人角度出发
谢颖琳则认为,区议员所提出的改善建议,只能稍作纾缓,未必能有效达到健康空气的效果。她认为这不仅是大头岭游乐场的问题,而是政府在城市规划时的逻辑问题。她解释,政府在规划休憩设施时,未有从人出发。只为满足《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中、每人可享有2平方米的休憩空间这个数字,便“插针”式的将设施安放其中:“如果城市规划只以路为主轴,其他设施都是发展中的次要,人的生活质素便会很差。”
康文署表示,一直密切留意辖下康乐设施的使用情况,并会在资源和环境许可下,进行种植植物作屏障,以作隔音、净化空气及美化环境等的改善工程。本署会继续留意植物的生长情况,如有需要,会补种或更换植物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