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保险|市面五款计划条款大不同 只限猫狗 绝育打疫苗不受保
作为主人,当然想爱宠可以陪伴自己长长久久,然而倜皮活泼的宝贝难免会生病,亦会进入步履蹒跚的日子,香港的宠物治疗费用并不便宜,诊金一般需要$220元起,如要验血、照声波等动辄要千元以上,为保障爱宠的健康,避免日后被昂贵的医疗费用压垮自己,近年有主人会在毛孩年幼时开始投保,但市面上的宠物医疗保五花八门,主人在投保前又需要考虑什么?
《香港01》整合了5款市面上的宠物保险计划,并访问了两名狗主,分享自己购买或拒绝投保的原因,他们均认同现时保险计划有改善空间。国际专业保险咨询协会会长罗少雄则提醒,投保人需细心阅读保单条款及做好事前比较,了解各个计划的特点。
近年宠物医保成为一众猫猫狗狗主人的热话,大部份宠物保险,均不保障于投保前或于保险等候期间已存在或发生的状况,亦不会保障因绝育、结扎、另类疗法和可透过疫苗预防的疾病而引起的费用,申请后经纪或会因应品种而调整月付价格,部份公司要求宠物在投保前先做身体检查,受保宠物的种类只限猫和狗,虽然龙猫的平均寿命约有10至20年,但同样不受保,宠物开始投保的年龄为4个月至11岁不等。
虚拟保险公司OneDegree因推出“毛价保”宠物保险而广为人知,标榜续保时无年龄限制,宠物可以获得终生健康保障。OneDegree代表接受查询时指,市面上提供的宠物保险产品内容各有不同,包括产品特色和不保事项,主人应按需要而选择最合适的计划,至于个别失败索偿案例,是按兽医判断而定,主要原因是基于索偿项目不包括在保障范围内。
共享计划为饲养多只宠物人士而设
蓝十字(亚太)保险有限公司(“蓝十字”)是另一间在香港推出宠物保险的公司,去年曾进行一个宠物保险调查,发现最多受访者(32%)基于家中有多于一只宠物,以致保费昂贵及财政考虑而拒绝投保,为此推出共享计划,适合同时饲养多只宠物的主人,所有受保宠物可共同受保于一份保单。另外,每间保险公司的计划各有特色,例如“蓝十字”的计划,会对宠物因受伤导致的精神及情绪问题而提供行为治疗保障、支付宠物主人住院多于连续4天而引致的宠物托管费等。
保险公司为平衡风险,均会就保险产品设有不保事项,但一直有检视保单内容条款及市场需求,例如放宽猫只需要植入芯片的要求,越来越多不同品种的狗只亦开放投保。被问到未来会否拓展至其他宠物,两间保险公司代表均表示,承保宠物必须有完善的官方注册机制,以识别受保宠物,当相关宠物的医疗服务或支援相对透明和结构化时,不排除将宠物保险拓展至其他动物类别,但暂时保险会以承保猫狗为主。
恶霸犬易患皮肤类疾病 及早投保避免求医时“就住就住”
狗主Maggie在今年4月时领养了一只1岁美国恶霸犬,在社交平台中接触到宠物保险计划,考虑一段时间后,便决定替狗狗买入门级宠物保险,她形容自己的狗狗比较“难搞”,因恶霸犬很容易患上皮肤类疾病。她坦言,宠物保险并不便宜,自家恶霸犬投保更要付$4,560一年,仍然选择投保是因为不希望日后爱宠生病求医,主人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同时,仍需要“就住就住”。
投保一段时间后,Maggie的狗狗因肚疴而去看医生,她形容事后索偿程序简单,只需要填写申请表格及上载收据便可,申请至索偿成功需时三星期,取回大概8成的医疗费。
Maggie身边亦有一些购买猫保的朋友,她引述朋友指,猫猫比一般宠物易生病,计算后发现投保的金额与每年看医生的金额相若,因此认为“将同一旧钱摆落保险度会更好”。
Maggie坦言,市面上的宠物保险有改善空间,她明白绝育、疫苗接种等不包括在保障范围,是因为这些医疗服务并非必要,但认为现时的保障范围仍欠缺弹性,例如宠物牙齿发炎乃常见现象,计划却未有囊括洗牙服务,而发炎会影响到牠们日常进食,希望保险公司应以会否影响宠物日常生活作指标,去制定保险计划。
狗主称宠保灰色地带多难索偿 宁自行储后备医疗费
不少主人都对宠物保险感兴趣,但最终选择投保的“猫奴”、“狗奴”并不多,他们大多认为宠物保险昂贵,且条款模糊。狗主陈小姐在4年前领养了一只柴犬,现时5岁半的牠正值壮年,但她坦言日后也未有打算投保。她认为,宠保计划未能切合主人实际需要,例如柴犬或大型狗只容易患上白内障、关节等疾病,但部份公司会以列作先天性及遗传疾病等理由不受保,条款亦对先天性及遗传疾病解释不足,顾客在索偿时根本未能肯定是否受保。
此外,陈小姐又指,宠物年老时可能会面临拒保问题,即使每年有高达数万元的保障金额,但爱宠在年青力壮的时期根本难以用尽,步入晚年时才最需要这笔保金,故认为与其每次求医后,均要经保险公司审核是否受保,倒不如自己每月储一笔钱作后备医疗费,反而更灵活弹性。
猫界“头号杀手”疾病针药 医保计划不承保
网上亦有不少主人曾就购买宠物保险问题讨论,有人认为宠物保险条款有很多灰色地带,以猫界“头号杀手”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为例,此病对成猫和幼猫而言均会致命,但因为发病病征模糊,如若疾病经兽医判断是投保前便存在,将不会受保。另外,治疗腹膜炎现时只可以透过长期打针,需要每日打针持续约90日才完成整个疗程,治疗费约2至4万元,由于目前本港难以购买这些治疗腹膜炎的针药,但任何不经兽医提供的针药,在医保计划都不被认可,主人难以为爱猫索偿有关针药费。
保险界专家倡放宽续保年龄限制
国际专业保险咨询协会会长罗少雄表示,大部份有关宠物保险的争议,源于投保人没有细心阅读保单条款,一般市民经朋友介绍便决定投保,但没有好好掌握保单内容与条款,而在投保过程中,或缺乏中介人与投保人解释清楚及介绍,而导致各种误会产生。罗少雄亦留意到,现时宠物的寿命增长,部份宠保计划应放宽续保年龄限制,以及开放特殊猫狗品种以提升吸引力。他建议主人在投保前应注意以下六点:
1. 比较保费
2. 比较保障范围
3. 留意不受保事项(先带宠物做身体检查,确定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等不受保事项)
4. 了解赔偿程序(需要递交甚么证明交件、速度)
5. 如实申报
6. 比较公司背景(处理医保经验、专长和口碑)
罗少雄指出,现时全港过百间保险公司,只有十多间提供宠保计划,由于宠物保险并非强制性保险,因此竞争不大。他以车保为例,每年保费若$3,000,但人命伤亡赔偿金额可高达1亿。政府现时主张主人替宠物植入芯片,罗少雄认为,政府同样可对某些特定犬只推行强制性保险,例如第三保可在发生犬只伤人事件时提供保障,竞争越大,市场才会更加蓬勃,他相信保险公司的计划亦会更完善,例如透过调整保费、承保范围、赔偿及速度来吸引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