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小贩】夜市另类风景 人人可摆档
30多个摊档聚集黄大仙港铁站对出一条街道,小贩都识趣自动把档口排成左右两列,人群在中间穿插,由得香气诱惑途人。 这个墟市不简单,烧卖可以试完食才买,小夫妻坐折台加折椅各有各卖,师奶仔连电饭煲也拿上街开档,夜市不一定卖美食,布也可卖。这种灵活变通的街头智慧,才是旧香港精神。
“年初一10点至1点,被食环扫荡3次,根本摆不到。”
年轻人撑真小贩
一架自制小贩车,两部窝夫机,三个年轻人凭新意及创意,在众多传统小食中杀出一条血路。火腿或鸡肉芝士窝夫,形状细小,男生两三口便可吃完,作为饭后美食刚刚好。陈生说新式窝夫构思源自玉子烧,虽然做玉子烧功夫多,时间长,不便小贩快买快卖方式,但他始终心系玉子烧,即使火腿成本高,因味道接近玉子烧,所以仍然选用。第一次当小贩,最难不是做小贩车,因陈生本念建筑,画好设计图便交给朋友的亲友制作,材料费2千元。“最难的是秘制酱,味道到最后一刻始终唔啱心意,下年先出(满意的秘制酱)啦﹗”
3个80、90后因一时兴起,毅然当起新春小贩。 “我地系认真咁玩﹗”陈生边弄窝夫边笑说。 说是玩,其实不然,他们仨倒是有种小贩情意结。陈生与妹妹Queenie的家族卖水果,小时候常常到档口帮忙。“最开心是新年,到处都是小贩, 新年都会宽容。”Queenie忆述小时候新春的热闹,长大后,此情此景却不再。她不忿小贩遭受打压,“我要真小贩”。没想到第一次摆档切身感受到小贩的辛酸, “10点至1点,被食环扫荡3次,根本摆不到。” 年老的小贩告诉他们,今年扫荡特别严重。他们只好到处打听哪里可以摆,最终由观塘坐的士把小贩车运到黄大仙。
小贩是香港特色,不应该抹杀。
小夫妻的鱼蓉烧卖
“埋嚟睇,埋嚟试,欢迎试食!唔好食唔使买!”一把宏亮的男声在不远处响起。摊主自信的推销令人好奇前方在卖甚么特色美食。步近一看,摊主Paco笑容满脸,以色彩缤纷的国旗牙签插著的是一颗黄澄澄的烧卖。 Paco和妻子Candy热情地介绍他们的鱼蓉烧卖。
这些烧卖由朋友购入,小夫妻第一次试过后惊为天人,“很有鱼肉味,不是一团面粉”,希望与大家分享。他们表示,摆摊只是玩票性质,不在乎赚多少钱,志在参与,体验特别的新年气氛。虽然如此,摊档的布置绝不马虎,他们买来几层蒸笼,还想到以家中的露营工具作挡风之用,展现物尽其用的民间智慧。
对于政府赶绝摊贩的情况,Candy感到不满,“小贩是香港特色,不应该抹杀。”虽然只营业一天,但Candy在这里感受到墟市独有的温暖。她细数今日经历种种:早上选择摊档位置时,有摊贩大叔提醒他们哪里阳光太猛烈、旁边的档主主动表示需要时可以暂代守摊等。“这些就是人情味啊!”
朋友借的,过年用来弄蒸粿。
家庭智慧帮补家计
小贩档不一定要有两个“碌”,几块木材便可搭成车,巧用家居智慧更可节省成本。陈太用一张折台、三个石油器炉、家中电饭煲,水樽放豉油,就开档卖烧卖、鱼蛋和肠粉。“朋友借的,过年用来弄蒸粿。”陈太指着巨型锅煲说,她本来是街坊,每年经过气氛都很好,今年自资千多元买石油气炉,用具从家中拿出及问朋友借出,便简单开档。 虽然只是临时拉夫摆三天档,但陈太绝不马虎,豉油都是煮过的,“现成买的太咸。”
“摆摊对一些人来说,是重要的生财工具。”
少年的杂布摊
走过一个个冒出白烟的熟食摊档,赫然看见一个高佻的男生站在布堆中,慢条斯理地折叠布块,耐心地解答婆婆的询问。 各式各样的布料一律售2元,吸引不少街坊围观挑选。自数年前起,17岁的梁先生已在这里卖布和玩具,这些布都是他母亲的,他协助拿来卖。梁指指前方,他的母亲在早上8时已经来到,在较前的熟食区占位置,售卖小食。而他在干货区则可以较晚摆摊。 梁先生指,“摆摊对一些人来说,是重要的生财工具。”今年附近的摊贩被驱赶,因此这里多了新摊档,竞争变相增加。然而,家人售卖的熟食种类增多,相信生意会较往年只售甜品好。
这个黄大仙“新春墟市”今年比往年更热闹,不少在他区遭食环扫荡的小贩都过来“冒险”,小贩档更多样,新春气氛更炽热。下年,一众小贩又能否得到“黄大仙”庇佑,成为“无名夜市”的生还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