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新年应保留夜市传统 平衡市民需要

撰文: 袁智仁
出版:更新:

新年夜市已经是香港春节文化,近年屡屡成为传媒的焦点。民间自创的桂林夜市和牛下夜市,活用新年的档期,贩卖特色熟食,手拉肠粉、炭炉烧烤,久违美食重现街头,大受市民欢迎,可惜好景不常,屡遭打压。今年,情况亦未许乐观。

上年裕民坊夜市的风光。(袁智仁摄)

打压新春夜市成常态

 

《香港01》向食环署查询,署方依然以强硬的态度处理夜市,署方回复︰“如发现有无牌小贩售卖熟食或禁售或受限制出售的食物,则会即时采取执法行动”,并将桂林夜市一带形容为黑点。

 

早前,政府高调提出美食车,容许街头贩卖食物,但入场门槛高达60万,不是一般小贩可以负担。另一方面,根据理工大学的学者梁志远估算,检控每名小贩,花费近三万元的公帑,与其花资源禁止,倒不如思考城市如何容纳小贩 ,化解官民的矛盾。

 

新春夜市是香港文化

 

新年传统是普天同庆的日子,以往惯例,城市管理不如日常的严厉, 无牌小贩摆卖,新春也会网开一面。小贩自发地汇集的新春夜市,竟成为本地的一道风景,缔造平日难得一见的新年气氛。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在上年的小贩政策检讨,提出较开放的讲法,视小贩为发展多元经济的出路。观乎市民对扫荡夜市的反响和青年人如雨后春荀地开设文艺地摊,反映街头小贩已不再难登大雅之堂。事实上,夜市和小贩亦渐渐成为世界趋势。台湾以夜市的美食入选2015年《国家地理杂志》全球20个最佳旅游地点。在2013年的一项调查中,当地夜市超过一成的小贩拥有大专生学历

 

高局长的态度似乎给小贩一线曙光,可惜,食环署仍继续扫荡无牌小贩,尤其是熟食档。

民间与官方的参与

 

对于新春夜市,在全面取缔和自由放任之间,有更多细致的管理方式可以落墨,以解决区内居民可能因滋扰而产生的不满,以及对社区卫生和环境的影响。事实上,上年的桂林夜市,民间团体除了呼吁区内居民在新年4天稍稍忍让夜市,亦有年轻人帮助打扫夜市, 在现场派发垃圾袋,以保持地方清洁。

 

长远来说,官方可参考新加坡的“小贩学徒计划”,推广和协助特色小食的传承,年轻人可向资深小贩实地学习,亦同时接受卫生、市场推广的培训。现时,香港虽有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单,部分美食,如︰潮州卤水、吹糖等亦有入选,但缺乏实质支援。传统手艺的传承,当局应向新加坡学习,积极为老师傅寻找新接班人,既保留本地美食,亦可让年轻人有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