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个拥抱|车祸后余生坐轮椅 王炳雄坚持导演梦:总有方法适应

撰文: 吕凝敏
出版:更新:

《等一个拥抱》讲述一个关于原谅的故事,电影中的父亲患上认知障碍症,两名女儿带他回到大澳故居生活,希望他透过与老朋友相处,能维持正常社交生活,减慢病情恶化。负责执导此片的王炳雄认为,帮助有缺陷的人建立正常人生,是无比重要的事。
坐在轮椅上的王炳雄忆起自己的伤痛时,仍不时传来响亮的笑声。13年前,他遇上严重的交通意外,醒来后获告知脊髓受损,遍寻中西医生,也无法改变下半生需要坐轮椅的事实。人生遭逢巨变,王炳雄却没有哭哭啼啼,坚持继续做喜欢的事──拍电影,他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让他即使坐着轮椅,也可生活如常。
摄影:邓栢良

王炳雄因一次交通意外造成脊髓受损,余生都需要坐轮椅。(邓栢良摄)

王炳雄是电影《等一个拥抱》的导演,被问及当年的交通意外,“08年8月揸电单车发生交通意外,当时撞到个头,对意外经过完全冇印象,一醒来就喺医院。”苏醒过来,医生告知他脊髓受损,“觉得都唔会冇得救,所以情绪唔系太差,一直喺中港两地遍寻名医”。直至一年后,他发现脊髓受损原来是一件不可逆转的事,同时他也开始习惯轮椅上的生活。

“觉得自己几好运,有啲人颈椎受损,得返条颈郁得,甚至连讲嘢都有问题,原来人嘅状况可以咁差,依家起码我上身系正常。”
《等一个拥抱》导演王炳雄

“好彩出事时不算年纪轻,已经有经济基础,要做嘅事都做过吓。”发生如此严重的意外,王炳雄竟以幸运来形容自己,“觉得自己几好运,有啲人颈椎受损,得返条颈郁得,甚至连讲嘢都有问题,原来人嘅状况可以咁差,依家起码我上身系正常。”王炳雄很快便已适应轮椅上的生活,并投入拍摄工作,“人一生会经历好多伤痛,但总会揾到方法适应。”他形容自己并非性格乐观,只是深信事情总会船到桥头自然直,“唔通日日喊又有用咩?如果自己move on唔到,身边嘅人亦会好痛苦。”

拍摄电影有时要长途跋涉,甚至攀山涉水,做一个轮椅导演并不容易,然而王炳雄从没想过转行,“我好钟意做呢件事(拍电影),当时经济上亦冇迫切性要转行,就继续做啰。”他庆幸自己入行已一段日子,即使行动不便,也可改作指导性工作,“好多相熟嘅,都会相信你嘅能力,唔会因为你坐轮椅而唔揾你拍戏,当然有啲轮椅去唔到嘅地方,剧组就未必会揾我拍”,王炳雄再次感恩。

《等一个拥抱》中的爸爸老来患上认知障碍,女儿把他带回大澳故居养病,好让他能跟老朋友相处,维持正常社交生活。王炳雄以此自比,“如何帮助有缺陷嘅人建立一个正常人生,系好重要嘅事,如果困住佢,无正常生活同社交,佢咪只可以日日喺自己个脑度生活,其实更加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