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醒目校园设计 美国建筑权威:要与环境、社区有联系

撰文: 郭雅扬
出版:更新:

很多人选择一间学校会先看它的排名、学科选择、师资等,校园的设计又会不会是你的考虑范围呢?美国建筑界权威组织美国建筑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AIA)辖下的教育委员会,早前选出年度教育设施设计大奖(Education Facility Design Awards)名单,委员会主席John Dale对CNN记者讲述怎样的设计才是醒目的校园设计。

与社区连接

“设计好的学校能与社区连接,例如部分设施如健身设施或礼堂可以与其他社区人士共用。”

美国加州一间私立学校The Nueva School融入社区,与公众共用游戏空间与图书馆,增加彼此互动。( Kyle Jeffers摄,Leddy Maytum Stacy Architects图片)

善用户外空间

“最有经验的老师一定明白户内与户外学习同样重要,透过两种空间教育学生与环境的关系。很多活动需要大而私有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可让老师选择室内或室外教学,学生也有更大自由选择学习环境。”

东京的富士幼稚园室内室外没有边界,学校多个角落种了树,小朋友们甚至能在班房内爬树。

了解更多设计师概念:按此(Ted Talk)

东京的富士幼稚园(Fuji Kindergarten)把屋顶设计成圆形的户外空间,校长说:“如果孩子不想待在室内,让他们走到外面,他们跑了一个圈后,还是会回来的。”(Getty)

国际原则,本土建设

“虽然现在国际性学校一定有些设计原则,但我们一定要考虑本地环境。好的学校设计可以突显到地区特色,配合当地环境。”

西班牙小镇的一间小学因长期下大雨,所以在学校屋顶全用斜面易于疏水,也铺上人造草皮。(David Frutos摄,Fotografia De Arquitectura提供)

现代化的学习环境

“很多学校拥有很长历史,美国某些学校设计维持在19世纪,例如教室一字排开,教室只有教学一个用途,这不是现今世界的实况。现今的小朋友较早接受教育及较易接收到新资讯,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如何理解资讯、如何独立做研究、如何联系不同学科,从而建构出个人对世界的理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viversity, NTU)去年建成新学习中心The Hive,以配合大学推行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先上网预习内容再与教授及小组分享。新中心共有56间智能教室,备有最新科技设备,学生不再坐在固定的椅子上听讲台上的教授讲书,而是同学教授围坐一起,手拿无线通讯装置,加上多个LCD屏幕方便讨论、辩论。

该校教授Kam Chan Hin指,新中心设计鼓励同侪间互动学习及讨论,“未来他们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非黑即白”,希望新设计可提高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上的团队合作及解难能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The Hive(创意之室)设计新颖,塔楼围绕着的中庭空间,增加同学之间及与教授互动的机会。(Hufton and Crow,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片)
位于深水埗的萨凡纳艺术设计大学(SCAD)校舍前身为北九龙裁判法院,经保育活化后成为艺术学院,图中便是由监狱改建而成的班房。(图片由SCAD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