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巿求生│盲人按摩师停工零收入 拒领综援望自力更生:总有出路

撰文: 黄文轩
出版:更新:

陈智顺廿多年前确诊患上视网膜色素病变,从此世界只剩下光和影。失明后他当上盲人按摩师,每月收入足够养活自己。原本以为能凭一己之长谋生,但香港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以来收入直线下跌,生意只剩下三、四成,其后政府宣布本月10日起关闭按摩院,其收入更跌至零,无法找别的工作,政府在今日(21日)再刊宪,延长限聚令及停业令等措施至下月7日,目前智顺只有待在家中做运动。残疾人士失业率向来高企,加上疫情来袭,他们是否注定徘徊在边缘?
摄影:高仲明

政府本月10日起关闭按摩院,智顺的收入更跌至零。无法找别的工作,按摩院关门后,他终日找不到工作,只有待在家中做运动。(高仲明摄)

访问这天,陈智顺身穿一身运动衣前来,除了戴上口罩,还架上一副眼镜,记者还未来得及开口询问,他便率先解释:“我看不见,这副是平光镜,平常不戴的,现在拿来挡一挡(病毒)。”

盲人按摩师难上门提供服务

疫情爆发之前,智顺每星期会轮流在屯门及深水埗的按摩院“挂单”,每月收入约有1万多元。但自2月起,疫情加剧导致人心惶惶,按摩院生意跌至仅剩三成。智顺认识一些健视按摩师改为上门服务,望能疫巿求生。但对盲人按摩师而言,上门服务却有限制,智顺说:“我如果要上门,就要找人带,又不知客人家中环境如何,会否容易感染病毒呢?”故此,他只有待在按摩院内等客,有时一整天都没有客人上门,“坐够8小时,老板只有给100元车马费,连最低工资都没有”。

曾当司机 患眼疾被讥讽

视力困住了智顺的脚步,但在失明以前,他也曾来去如风过。当年廿来岁的智顺在码头开巡逻车维生,方向盘全掌握在自己手上。为了替将来打算,他考遍的士、电单车、还有中型货车驾照,“打算老了可以舒服点”。哪知一天开车途中,眼前的车牌刹那间变得朦胧,他去做眼部检查,医生告诉他,那是遗传的视网膜色素病变,视力会愈发退化。

驾车度过下半生的如意算盘落空,他辞去工作,辗转做过地盘散工、保安及清洁工,别人却对他患有眼疾一事冷嘲热讽,结果他把工辞了,躲在家中整整2年,终日借酒消愁,甚至暴肥至185磅。后来有社工上门,把智顺从泥泞里拉了一把。他到盲人辅导会学习按摩,自此便当上按摩师。他尤其喜欢助人解决痛症的成功感:“帮到人之余,又可以赚到收入,可以自力更生。客人来到又会叫我做陈师傅,几开心!”

政府宣布本月10日起关闭全港所有按摩院及美容店,智顺收入跌至零元,积蓄只够用半年左右。他说当了盲人按摩师10年,他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困境,“唯有减少无必要的消费,如果这半年都没有工开,可能要食‘谷种’了”。

在次轮抗疫基金中,政府向自雇人士发放的一笔过支援金额7,500元,智顺虽然受惠,但就大叹资助的补偿不大。早前有声音要求政府设立失业援助金,惟政府多番表示,失业人士可领取综援。智顺失业近1个月,但他坚拒申请综援,“一拎综援就有好多限制,我还有手有脚,仲可以自力更生”。不想靠别人,唯有靠自己,智顺说:“我觉得一技之长必有所长,始终都可以受用。可能之后去中医、或者物理治疗师诊所当按摩师,总有出路。”

推预售券保障盲人按摩师收入

近月智顺参加香港失明人协进会推出的“享明天”按摩劵计划,以购票形式预售视障按摩师服务,让按摩师先领取部分收入,待疫情过后再提供服务,保障他们收入来源。香港失明人协进会总干事高碧姬称,在疫情期间曾向100位会员了解就业情况,发现当中有约三成人从事按摩师工作,当中大部分人收入大减一半,故萌生起预售劵念头。她指自按摩劵推出以来市面反应不俗,目前已售出几百张按摩劵。

关注机构盼政府向残疾人士提供职位

2013年的《香港残疾人士贫穷情况报告》显示,18至64岁残疾人士的失业率为 6.7%。疫情下市道惨淡,政府早前宣布未来新增1万个公务员及5000个实习生职位,高碧姬指残疾人士就业机会一向偏低,现时经济不景下,视障人士于未来日子将更难找到工作,却未见政府有明显支援残疾人士。她建议政府在新增职位时,应多加考虑残疾人士,“1万个位当中有几多是残疾人士?他们在公开就业上已很难,有没有措施令残疾人士更易找工作?”

目前有部分社企如仁爱堂等有聘请视障按摩师,高碧姬认为,政府亦可考虑为社企提供资助,保障残疾人士就业,“社企请得最多残疾人士,如有即时的资助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

视障人士就业向来不易,现受到疫情影响更是雪上加霜,亟待社会各界施予援手。请即登入“01心意”捐款支持“香港失明人协进会”支援视障人士的行动,助他们渡过“疫境”寒冬。您的善款将全数落入“香港失明人协进会”,《香港01》绝不向捐款者及慈善团体收取手续费及行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