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香港市井气息迷住 俄罗斯画家叹充满惊喜:处处都是差异对比

撰文: 卢瑛婷
出版:更新:

别看Evgeny牛高马大,笑起来却很腼腆。他扛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黑色画板袋,内有他的塑胶画板及各式各样的素描作品。又有一个小背囊,装着十多枝常用的画笔。来自俄罗斯南部的他,尽管之前多次来港旅行,但今年2月份才正式留港工作,在机构教美术。别看他才来了八个月,只会说几个简单的粤语词汇,但因不断地在城市中游走,又喜爱选取有趣的街景作画,于是对香港的视角也十分独特。他更会在Facebook上发表自己的画作,还拍摄高速短片展示素描过程。

Evgeny经常在城市各处游走,寻找有趣的街景作画,每次一站就是两个半钟头以上。(潘思颖摄)
(fb:Evgeny Bondarenko)
坚尼地城(fb:Evgeny Bondarenko)
奥运站(fb:Evgeny Bondarenko)

Evgeny Bondarenko自称urban sketcher(城市素描者),喜爱画高密度又生机勃勃的景象,内里有不同的组合和纷繁杂乱的元素,如桥、建筑、广告牌、细密排布的电线管道等等。也喜欢一些具有市井生活气息的环境,譬如茶餐厅。

他的画笔下有中环街道、葵涌货运码头、从奥运站旁的行人天桥、公路和铁道的交汇,也有铜锣湾写字楼望出去的一线海景。

对他来说,香港十分与众不同,“处处都是差异和对比,充满惊喜,可能这个地点是这个模样,你再走1,000米,就会发现完全不同的景观。比如现在我们在中环卑利街的咖啡馆里,走15分钟就是海滨,完完全全和这里不同。”

(fb:Evgeny Bondarenko)
Evgeny关于山道的画作。他发现头顶的行车天桥很有意思,于是思考如何在纸上用较好的角度展现,结合周边的楼梯和树木,让看画的人能够感知到画家当时的体验。

他忆起俄罗斯的生活,从一个地点,也许要开车很久才看到完全极端的景观,所有事物看起来都很“漫长”。或者从火车车厢向外望,看到的总是无边无际的田野,很久才能看到不同的东西。

香港像是一部神奇电影,又带着一些未来感。他认为这里各种各样的道路、交通、建筑规划都很聪明,楼宇虽多但还是有着秩序。“这种大都市的感觉,我过去只在日本漫画里见过,当时我还在想,这个画家的想像力好厉害!”他笑着说。

不断探索 寻找景象、视角​

每个星期二,Evgeny都固定在中环的一间咖啡馆里开展一个钟头的素描活动,有心人可以和他一起拿着纸笔素描。之后他会在附近到处走动,寻找合适作画的地方,他说附近暂时还有大概五个地方想画。

其余时间,他有时去中环、有时去西贡、有时在九龙各地游走。有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要去画哪一处的街景,有时候需要不断探索寻找适合作画的景象。为了更好的视角,他大多站着作画,一站就是两个半钟头以上。他希望每个休息日都能画两张左右。

Evgeny认为港岛的街道一方面通常较陡峭,在街上向下向上望总能看到不同的排列组合;另一方面是商铺、写字楼林立,生生不息。他画过山道、西边街、中环自动扶手电梯、铜锣湾等地方,尤其山道的高架行车天桥,他觉得十分有趣,于是思考如何将头顶的天桥与周边的楼梯、树木全景式地展现在画作里。

Evgeny笔一条隐蔽的后巷,满布杂乱的管道和冷气机,远处却是高耸入云的住宅高楼,形成强烈对比。

他又喜欢荔景,从地铁站走出去可以看到多条铁路、高速公路的交错及川流不息的车辆。他也喜欢一些不知名的后巷,比如一张画作中,前面是一个餐厅厨房后门走出来的小巷,小巷里有一个供伙计休憩抽烟的凳子,两边楼房布满了管道和冷气机,远处却是高耸入云的住宅高楼,天空只有小小的一块,“就好像水泥森林向着这渺小的人类压下来。”

相对于港岛,九龙更多的是城市的另一侧面,他曾经多次在深水埗明哥的餐厅里作画,又看到了很多桥下的露宿者。

Evgeny喜爱高密度又生机勃勃的景象,对他来说,香港处处是惊喜。虽然已在这个城市八个月,他仍然觉得香港像是眼前的一部神奇的电影。(潘思颖摄)

“当我站在一个地方,我就会去思考这个地方有什么讯息、有什么元素,然后就将这些元素清楚地组合起来,并在画作中注入我自己的经验,让人们看画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我当时所感受到的东西。”他说。

访问结束,记者跟他在中环的街道上寻找作画地点,最终在嘉咸街街市中停下来。在一个绿皮屋旁,Evgeny先画了一个小草图,然后开始在大画纸上作画。午饭时间的嘉咸街热闹非凡,游人好奇地停下来盯着画纸,经过的上班族则只是望一望,并不停下脚步。Evgeny安静地在闹市中作画,又好像与这嘈杂的人流融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