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异想】为甚么香港从前的神父会派奶粉?

撰文: 陈颖然
出版:更新:

联合国将9月最后一个星期三订为“世界学校牛奶日”。不少上一辈香港人的脑海里,或许会记得神父派发奶粉给儿童的情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助理讲师卢淑樱博士研究战后香港牛奶史,发现原来救济与韩战有关。

小孩是当时慈善机构进行救济的主要对象。(Getty Images)

50年代派牛奶 与韩战有关

美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但都是战胜国,并未曾沦为战争战场。因此,虽然美国面临经济大萧条,但农业及畜牧业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战后1950年代,美国的农畜业皆出现剩余的情况。当时,美国官员想到一个方法,把剩余的粮食和原材料供给其他国家,作为救济,即“粮食和平计划”,当中包括三种途径:借钱给其他国家,购买美国的食物;无偿捐助;及以粮食换取战略物资。

计划初期,美国先去援助欧洲一带的盟友,如英国、西班牙等地。然而,由于韩战爆发后,共产势力在亚洲地区越来越大,于是美国开始转移焦点,援助亚洲地区。当时受惠的地区包括印度、台湾、星加坡等,而香港亦包括在内,属于无偿救援一类。“因为香港很穷,英国也很穷,不能照顾我们;加上,香港与中国邻近,很多难民逃难到香港。”卢淑樱说:“当时,美国有一句话——肚子共产主义,Stomach Communism。如果你肚子饿,你会倾向支持‘有钱大家驶,大家有得食’。如果我要防止亚洲地区的人倾向共产主义,我首先要令你们饱。那么,你们未必会选择共产主义。”

奶粉和面粉是当时救济包内的主要食物。(Getty Images)

神父派发的牛奶从何而来?

美国经济援助社(美经援)向各地派发粮食包,救济食物主要为奶粉、面粉、粟粉等,也有猪肉罐头或芝士。根据资料,在1954年7月1日至10月,食物和平计划已捐出5,330加仑炼奶予香港,即26万罐14安士。卢淑樱说:“在3个月内,这个数目都颇大。”

粮食包先由社会福利署统筹和储存,再交给负责机构分发,包括天主教福利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为甚么有神父派奶粉,不是神父突然很富有,也不是教会突然很富有,而是我们实在太穷。我们没有东西吃;美国太多食物,捐给我们。因为美国始终是基督教国家,所以他不相信香港政府,而是相信宗教团体替他派发物资。所以,我们会看见很多宗教团体派发奶粉,不论基督教,还是天主教。”后来,街坊会渐渐加入,协助派发物资。

把面粉变卖 芝士当肥皂

今日,我们觉得牛奶有益又好味;当年的孩子又是如何想呢?周永新教授曾撰文写道:“五十年代,我仍是一个小学生。……救济包包括面粉、芝士、奶粉等,面粉和芝士多拿去卖钱,奶粉冲水做早餐,如一般中国人孩子,我不太喜欢。”

卢淑樱说:“食物包内,其实有很多我们不知道是甚么的东西。那些美国救援组织其实没有想过你需要甚么,只是把多余的东西交给你。你怎样做,不关我的事。”因而亦闹出不少今日看来好笑的笑话,例如芝士误当肥皂、泡不开的奶粉以为是虫子等。“这是靠当地人的智慧处理那些食物。”卢淑樱表示,当时在牛头角有一位“面条神父”,目睹小女孩把面粉卖给面包店,发现华人不懂使用面粉,于是想到开设面厂,把面粉和奶粉制成面条,再分发给居民。

当年市民初次接触芝士,不知道怎样食用。(Getty Images)
一种食物在一个地方的兴起,除了因为它的营养价值、味道好……我们可能忽略了,是整个大环境使这种食物得以来到香港,令我们认识到这种食物。
卢淑樱博士

“一种食物在一个地方的兴起,除了因为它的营养价值、味道好、我们买得起或者容易接触得到,我们可能忽略了,是整个大环境使这种食物得以来到香港,令我们认识到这种食物。它背后的含义亦未必如我们想到般简单。”卢淑樱道:“比如奶粉、面粉,背后是美国如何把它多余的农产品推到全世界。最后,美国可以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问题,亦开拓了一个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