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左胶的忏悔 吴志森敬勇敢青年:一把年纪都可以认错

撰文: 廖俊升
出版:更新:

网台主持人、社运界KOL吴志森在香港社运沙场走了20多年,凭其一张利嘴、一支笔,影响和引领思潮。曾经作为“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主义者的吴志森,不时对著以“本土派”和“勇武”自居的人破口大骂,毫不留情、声嘶力竭的斥责冲击者“破坏运动”。
今年6月9日,一百万人游行上街反对修订《逃犯条例》,政府同日不为所动宣布恢复二读。游行之后的午夜,示威者金钟试图冲击立法会,各派系对于行动突然“升级”争论不绝。6月12日,在金钟大规模警民冲突之前,吴志森发布一段影片,向冲击青年忏悔,认为除了武力,青年已无路可走;6・12冲击之后,吴志森再度向“勇武派”忏悔。看见这位坚实的和理非主义者,再三向冲击者忏悔,网民形容是“大奇迹”,吴志森淡淡回应:“一把年纪唔可以认错咩?规定咗㗎咩?”

《头条新闻》受欢迎见社会荒谬 吴志森:“我好惊我会麻木”

吴志森是一名网台时事评论员,也是港台讽刺节目《头条新闻》的其中一位演员,他易服饰演太后一角,更为港人所熟知。7月20日,吴志森到书展为自己的新书进行签名活动,一到场,即引来一众《头条新闻》粉丝争相与他合照。“太后!我好钟意睇你哋㗎,好彩有你哋咋。虽然我好细个,但我集集都会睇㗎。”一名中学女生拿著新书对吴志森说。他面带一点尴尬,笑著向女生道谢。

《头条新闻》在反修例运动中不断讽刺政府、建制派和警队,节目近期大受欢迎,吴志森显然没有感到特别开心。“《头条新闻》爆、多人睇,证明𠵱个社会好荒谬,社会相对比较平静嘅时候,都有啲嘢可以讽刺。政府政策总有嘢值得讽刺、值得闹,但𠵱家去到一个阶段,题材多到你做唔切,值得闹、荒谬、令你悲痛、令你欲哭无泪或大哭一场嘅嘢,扑面而来,多到令你唞唔到气,我好惊我会麻木。”

不断有支持者到书展找吴志森签书。(廖俊升摄)

6.12带来新的思想冲击

《逃犯条例》风波不但令《头条新闻》再创高峰,也成为了吴志森的新政治启蒙。6月12日下午示威者堵塞金钟立法会外一带道路,警方施放150枚催泪弹,更动用了橡胶子弹及布袋弹驱散示威者。那时金钟变得烟雾弥漫,站在天桥上远观战阵的吴志森,也被飘来的催泪烟刺得皮肤赤痛,泪流披面。他看见前线的示威者无惧枪林弹雨,犹如以死相搏,令他相当感动和惭愧。“唔好以为佢哋人云亦云、受人煽动,佢哋系连死都唔怕,唔系一时冲动,真系以死相搏。”

从前时常痛骂青年冲击,破坏了和平游行的成果,经历这场冲突频生的运动,吴志森直言深深被年轻人的勇气所触动,顿觉今是而昨非,认为年轻人绝不能被指责。“当年轻人用自己嘅身体,不惜受伤甚至有机会死,去回应警察嘅暴力。我作为一个坐系个直播室里面叹冷气嘅人,一个长者,我有咩资格去评论佢哋,佢为我哋挡咗子弹㖞!佢哋为我哋,做咗我哋唔敢做嘅野,为我哋挨左好多棍,我有咩资格去指手划脚?我冇资格、唔敢、亦都唔会咁做。”吴志森说。

反修例运动为吴志森带来极大的思想冲击,甚至将他相信数十年的一套抗争想像推翻。(廖俊升摄)

左胶的忏悔

不少人心目中,吴志森就是那个对以勇武自居的“本土派”破口大骂,死守“和理非”教条的泛民主派支持者。他笑言自己是一名“左胶”,以往都甘于游行,认为和理非示威足以改变现况,“我哋比较享受好热行完几个钟,展示咗我哋嘅能量,够多人啦,咁就返屋企冲凉睇新闻,然后就瞓觉。”吴志森说,自己曾经也有政治洁癖,“对于稍为暴烈嘅行为批判得好紧要。我哋会睇一般市民唔接受暴力,唔想见到血流披面嘅画面。可能基于觉得策略上会适得其反,或因为好锡身,都有六四嘅情结喺里面,老共唔会容许呢样野。”吴志森说。

吴志森忆述2014年与参与社运的学生对话,至今犹有余悸。“𠮶时2013、14年我做网台,有一次好似系新界东北事件,曾经撞过立法会玻璃。当时我访问啲学生领袖,同佢哋争辩一个问题,我话你哋好暴力。佢哋话点解好暴力呢,冇伤过任何一个人。我同佢哋拗,就话如果你放火烧一架车,烧之前叫个司机出嚟,净系烧烂左架车,冇死到人,你认为你系咪暴力呢。当时佢梗系唔够我讲啦,我又大声。”不过吴志森现在回想,自己已经有新的想法,认为这个只是暴力的定义问题,甚至觉得当年他们没有做错,“某程度上同好多香港人一样,我哋喺冇办法之中,揾啲办法出嚟。呢个系其中一个转变。”

青年铤而走危,冒死抗争,让吴志森对自己所相信的一套民主运动模式,彻彻底底的反思。“其实我哋咩都做晒,一百万人、二百万人上街,你仲想我哋点?政府仲好似不动如山。我哋和理非做尽晒,仲有咩新方法,我又谂唔到,咪畀啲空间人哋试吓。”

吴志森直言自己已经冲破了“和理非”的思想框架,虽然因为年纪渐长,无法亲身参与激烈行动,但他断言思想上已否定了“和理非”仍是有效之说,“我觉得我跳出咗个框,纵使咁多年轻人已经牺牲咗,政府都当冇事发生,系人都对呢个政府心死。如果心死,凭咩仲觉得和理非可以改变现状呢?”除了对政权心死,也对中国感情渐远,他开始理解年青人为何不认自己是中国人,“我呢啲大中华胶经历过六四,大学读书嘅时候仲系弥漫住爱国主义,但唔好话班后生,我个感觉都系愈黎愈淡,基于无能为力,我可以做到啲咩呢?甚至去到一个程度,真系觉得(中国)唔系好关我事,我自己都搞唔掂。”

吴志森认为,香港的青年示威者被逼上绝路,甘愿以死相搏对抗政权,作为意见领袖不应指责他们的行为。(廖俊升摄)

认错容易知错难 吴志森:“一把年纪不可以认错吗?”

6・12冲突之后,吴志森在个人YouTube频道发布一条短片,向一众年轻勇武抗争者忏悔,对勇武抗争作出肯定。忏悔论一出,一众网民随即感到相当惊讶,意外连吴志森这个多年的坚实“和理非”也会有思想勇武的一天。吴志森笑说,他也有到连登讨论区看网民的留言,“佢哋都好直接,话估唔到呢个左胶,会讲啲咁嘅野,一把年纪都识得认错㖞。”不过吴志森就认为,认错并无年龄界限,“点解一把年纪唔可以认错呢?唔可以思想转变,唔可以被人嘅行为感动、触动同冲击呢?规定唔得㗎咩?冇话到一个年龄唔可以认错,我都会对我个女认错。唔系好似林郑咁放下身段,我有咩身段,错咪错!”

吴志森说,认错没有大不了,但自我批判的过程却是难事。“当然你要认识自己坚持咗好长时间嘅嘢系错系好难嘅,认识佢难,唔系认错难,要好多反复嘅思量,或者被一啲好震撼嘅嘢冲击,而6.12对我嚟讲系好震撼。”至于在社运界中,仍有部份意见领袖坚决反对冲击,吴志森就认为他们的想法不难理解,毕竟认识错误并非易事,“人老咗确实系会比较顽固,基于一啲面子问题,觉得自己永远正确,点可以错嘅呢。所以后生仔会惊讶,竟然我会认错,因为佢哋觉得我呢啲花甲老翁、老海鲜(Old Seafood)个个都系咁㗎啦,咁但系老海鲜都有啲系唔同嘅。”

吴志森向青年认错,令一众网民惊讶,但他直言就算年纪大也可以认错,而认错容易,知道自己错才是最难。(廖俊升摄)

被银发游行青年感动 两代人由互相指责变欣赏

吴志森叹自己韶华已去,整场反修例运动中,只能在后方支援年轻人,担心连累后生仔,但他在银发族游行中,感受到年轻人的尊重和被需要,不禁令他落泪。“两个年轻人企喺终点,戴住个口罩,拎住手机,写住谢谢两只字,对住行过既长者,不停鞠躬,话各位前辈,好多谢你哋建设咗个咁美丽嘅香港,不停鞠躬不停咁喊。”吴志森说,年轻人的举动,令他感到自己一代人的努力正被人欣赏,同时他们也在欣赏年轻人的策略和勇气,大家由互相仇视和指责,到今天互相欣赏、包容和补位。“我睇到个希望,唔系话呢个运动嘅希望,当几代人唔再互相指责嘅时候,系见到未来发展嘅一个希望。”

同时,他也感到非常惭愧,悔恨自己当年做得不够。“2014年雨伞后,后生仔话我哋争取民主30年毫无寸进,当时我都好㷫。到今天我会比较冷静咁谂,我唔承认我哋咩都做唔到,但我必须承认我哋做得唔够,做得不足。如果我哋进取一啲,今天个局面会好啲。”

7月17日银发族大游行,一众长者上街支持年青示威者。(资料图片/余俊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