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伞运静坐感无力 学急救组救援队 救人也救心
反修订《逃犯条例》示威活动今日(21日)持续,示威者在今晨七点于金钟政府总部聚集,陆续占领夏悫道、湾仔警察总部及税务大楼。26 岁的车厘子(化名)曾于6月11日通宵留守,并在翌日爆发大规模冲突时于救护站当急救义工。经过两次大型集会,她于今日选择穿起反光衣,跟数位于早前示威认识的朋友组成流动救援队,协助冲突中受伤的示威者,“在(2014年)占中时没有做甚么,希望现在可以帮到手,最理想的就是大家参与的人都不要受伤。”
自今晨七点起,有示威者于立法会外聚集,继而占领夏悫道,金钟一带气氛常算平静,但当遇见车厘子时,她穿上印有红色十字标志的反光衣外,颈上已戴著护目镜,而双手更包著保鲜纸,整全装备与气氛形成反差,这源于她在6 月12 日爆发大规模冲突时的经历。
当时她跟其他义工于海富中心近乐礼街对出设救护站,普遍示威者因遭胡椒喷雾喷中导致出现热衰竭或哮喘病发而前来求救,情况未算混乱,但自三点起警察清场时,连同救援站也吃中了催泪弹。
“那时好似灾难片般,因为人由乐礼街是由大路去小,周围的人不断四处散去海富(中心)、中环方向,但见到他们不想就这样走,所以走一走就停一停。”她忆起,那时候急救站也不断中催泪弹,“一路中一路帮人洗眼,个眼镜都蒙了。”车厘子首次以急救义工身份参与集会,她坦言只能压抑情绪,“当知道红十字会开站的那刻,才忍不到哭了出来,因为太害怕,太害怕再出现流血冲突。”
当时场面混乱,车厘子遇到一位年青女生教她感受至深,“她应该只有15岁,当时她双眼通红,一来是因为催泪弹,二来相信是她太惊慌。我深刻是在想为何要年青人来承受?”
救人也救心
这天示威者占领夏悫道后,部分更去到湾仔警察总部及税务大楼,车厘子及队友比示威者更早于税务大楼预备,“我比较幸运的是早前储下来人脉能够拿到更高规格的急救用品,以及得到更多资讯,这都能帮助我们设流动救护站。”
税务大楼外聚集了上百名示威者,有些于大堂内高叫“罢工”口号,突然有示威者上前请急救队帮忙,原来他前一日呕吐不适,但仍坚持上街集会。车厘子除了一边替他擦走颈上的冷汗,一边捉著他的手安慰说:“要好好保护自己,你们还有很多时间。”车厘子坦言,每当看见年青人受伤最为痛心。
占中仅静坐 “觉得自己好废。”
早在五年前,车厘子也有参与“雨伞运动”,但当时她毫无急救知识,与大部分人一样于马路上静坐,“我并不会冲,但只是坐在这里又不知道做什么,当下有很多事想做但又做不到。”经过“伞运”的无力感,她决定学习急救知识,协助整场运动。
与五年前相比,她认为普遍香港人进步了——能互相了解大家的岗位并以自身的力量推动运动,“我觉得自己冷静了,控制到情绪。”
港人于社会运动上愈渐进步,但自“伞运”后政府陆续推行具争议性的议案如“明日大屿”、“国歌法”等,彷似与民众的意向愈渐走远,还对这个城市有希望吗?“有希望,因为有希望我才会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