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东北收地】欠楼价楼积 120万津贴直接过户买安置邨变数多

撰文: 黄桂桂
出版:更新:

立法会将于5月3日下午召开财委会,讨论新界东北发展工程拨款事宜。然而,东北村民的安置问题仍未解决,若工程展开,村民将从去何从?政府提出在百和路兴建“专用安置屋邨”,叫村民登记申请,却不提供楼积、楼价;政府说村民亦可选择120万核准特惠津贴,但若村民不幸于2023年前去世,120万元便会化为乌有。
“我哋只求有个地方瞓觉,(政府)点解仲要用咁嘅方法嚟对付我哋老人家?”82岁的马屎埔村民萧伯伯说。东北发展方案说了22年,村民便抗争了22年,换来的只有一间未知的房子,及一笔未知的赔偿。
摄影:黄桂桂

可用“核准特惠津贴”购“专用安置屋邨”单位

在马屎埔居住了50年的萧婆婆今年70岁,是马屎埔其中一个小地主,拥有一间约1100平方呎的寮屋。由于她曾于2014年做了冻结登记,而其所居住的寮屋已于82/83年登记为住用构筑物,在香港亦没持有其他物业,符合政府的安置补偿方案。她可以选择拿取“核准特惠津贴”,再以该笔津贴购买将于2023/24年落成的百和路“专用安置屋邨”,期间暂住公屋。

政府于2018年5月10日公布“发展清拆行动特惠补偿及安置拟议加强措施”(510方案),为东北村民提供两个主要安置方案:其一,村民可选择免审查上公屋,或免审查暂住公屋,至2024年搬至百和路的房协楼;其二,拿取60万特设现金津贴或120万核准特惠津贴,可选择直接拿取津贴,或以津贴购买百和路的房协楼。

核准特惠津贴方面,并非所有村民均可拿取120万,需似乎其物业的年期及面积,只有年期达31年或以上,住宅面积达1100平方呎者,方可取得120万。若以普通寮屋约400平方呎计算,即使有31年年期,亦只能取得48万港元的津贴。

政府冇透明度,间屋起成点我哋唔知㗎,要到时先知。
70岁马屎埔村民萧婆婆

未知楼积楼价 政府要求先填申请表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顺遂,萧婆婆无奈地说:“政府说,如果我要买百和路专用安置屋邨,就必需现时提交申请表,却没有提供百和路的楼积、楼价,乜都唔知,点买?但现在不交申请表,就会连屋都冇。”在没有选择之下,萧婆婆即使对百和路房协楼一概不知,仍填下了申请表。“政府冇透明度,间屋起成点我哋唔知㗎,要到时先知。”

,萧婆婆无奈地说:“政府说,如果我要买百和路专用安置屋邨,就必需现时提交申请表,却没有提供百和路的楼积、楼价,乜都唔知,点买?但现在不交申请表,就会连屋都冇。”
你(政府)赔偿畀我㗎嘛,有咩理由要扣起?
82岁马屎埔村民萧伯伯

若然去世 120万元化为乌有

花120万买一间未知的房子固然值得担忧,但村民更忧虑这120万随时烟消云散。今年90岁的村民霍笑皱着眉头说,百和路楼要到2023/24年方才落成,上到楼固然好,但万一中途去世,便会一无所有。村民萧伯伯补充说:“如果选择以核准特惠津贴购买百和路楼,政府不会把赔偿费交到村民手上,而是扣起这笔钱,到2023/24年买百和路楼时在费用中扣除,有冇利息?政府冇讲。”他忿然说,如若中途去世,这笔钱便会被政府没收,不能视作遗产交给子女,即变作“渣都冇”。“你(政府)赔偿畀我㗎嘛,有咩理由要扣起?”

如果寮屋没有价值,不被政府认可,那我缴交了数十年的差饷又算甚么?
70岁马屎埔村民萧婆婆

居民年年交差饷 政府:寮屋没有价值

将来的家未有着落,现在居住的家——寮屋,却因不受政府认可,未能得到任何赔偿。萧婆婆说:“政府官员说寮屋没有价值,一个仙都唔肯赔。”但她那间石建寮屋,自1982年开始已要缴交差饷,每季数百元,“如果寮屋没有价值,不被政府认可,那我缴交了数十年的差饷又算甚么?”

地政总署于2016年8月公布《已登记寮屋的寮屋管制政策》,指关于政府土地及已批租农地上的任何已登记寮屋,政府所持的立场是这些寮屋分别违例占用政府土地及属于已批租农地上的违例构筑物。 然而,构筑物的位置、尺寸、建筑物料及用途如与1982年寮屋登记记录相同,便可获暂准存在,直至因发展计划、环改善或安全理由而须予以清拆,或直至流失(例如构筑物无人占用或不再存在)而被取缔。这类暂准存在的安排,并无订立任何法律权利或权益或义务,亦不授予任何人占用土权利。

寮屋是政府房屋政策不善的结果

寮屋的起源,可追溯至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当时大量难民涌至香港,住不起楼的难民便居于寮屋,令寮屋人口急升,更曾一度占本港人口25%。直至1953年石峡尾寮屋区大火后,政府改变房屋政策,并于1956年实施新的建筑物条例,不少陈旧的唐楼需拆卸重建,大批住户被迫迁离,惟至1964年之前,这批受重建影响的住户均未能获得安置居所,加上新落成的住宅单位租金高昂,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于是纷纷搬到寮屋区居住。

马屎埔村民形容寮屋的出现,是政府房屋政策不善的结果,也一度成为低下阶层市民的避难所。他们认为,寮屋的价值不在金钱,而是其特有的生活模式。“寮屋的一砖一瓦,都由街坊自己建构。开放式的寮屋建设,亦让邻里关系十分密切,有已经迁离马屎埔的旧村民仍会回来与我们相聚,这种邻里之情是市区没有的。”

马屎埔村民形容寮屋的出现,是政府房屋政策不善的结果,也一度成为低下阶层市民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