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香港村‧2】港人半退休 长居“泰”慢活:我不是移民
上集提及70后港人Carlo到清迈旅游,就决定将来在这里退休。更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中年好友,买了两片土地建立一条香港村,买家买地后可以随自己喜好建设大屋、小店。“清迈好多楼,但系咪你想住,又或者系咪融入到社区呢。如果有香港人社区,互助形式参与,就系我好想做嘅嘢。”他说。大湾区有睇楼团,一天一口气地跑几个楼盘的示范单位。但Carlo的香港村,现在只是一片米田,没什么好看,就办清迈生活考察团,带香港人逛清迈的大街小巷,因为买家就是将来的邻居,“希望佢哋真系钟意清迈嘅生活。”
Carlo现时有一半时间都在当地生活,并在Facebook上开设“清迈优质生活”专页。他有朋友未到过清迈,说:“唉,香港人住𠮶啲几百呎单位,嚟到见到三千呎屋,梗系流晒口水,呢啲系咪优质生活?”Carlo回答:“唔系啊,清迈优质生活,系在于人、环境、品味。”香港人常言要找回生活,其实是什么?
摄影:吴钟坤
“移民”这个概念有点过时,东南亚国家近年都在推广“长宿旅游”,吸引全球退休人士。
例如泰国政府采取积极态度,除了为50岁以上的外国退休人士提供一年签证外,在2002年更同意成立有限公司Thai Longstay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向日本、英、美、法等21个国家推广长宿旅游。2015年启动 Cooperative Centre for Long Stay Tourism,吸引日本长宿游客。
香港人Carlo在清迈开展半退休生活,亦计划不久将来于清迈退休,“我不是要移民清迈,我也常跟朋友说不要移民,不要和香港割席。香港是我们的家,清迈是我们的后花园。”他打算一年中有七个月的时间于清迈居住。“现在咁多廉航机票,咁方便,移民唔系好似几十年前咁,去咗就返唔到转头。”
泰国宜居是不容置疑。美国《国际生活》月刊曾根据房价、生活成本、老年人特殊福利、对外来人口接受程度、娱乐设施、医疗水平、基础设施和气候环境八大指标,来评估全球城市的退休宜居程度。满分100分,泰国的每项得分都在80分以上。
将香港物业出租 作清迈生活费
而清迈的生活成本,比曼谷更要低。Carlo:“在香港做了一世楼奴,来到这里你不用再忧虑。”他举一个例,如果在香港拥有一个500呎的物业,将其出租,$14,000港元的租金就足够在清迈一个月的生活费,而且绰绰有余。“清迈好多家庭都揾唔到一万四千元的收入。”以Carlo位于清迈San Kamphaeng的4,000呎独立别墅为例,拥有私人泳池和花园,距离市中心约20分钟车程,每月租金仅为45,000泰铢($12,000港元);每月聘请两次家务助理的费用,仅500泰珠($120港元),连同泳池清洁、剪草等管理杂费,每月花费合共$1,200港元左右。
清迈生活点滴,请点击下图:
清迈“养和”级私家医院:多国翻译员
退休人士固然关心当地医疗质素。纵然外地人不能享用泰国的退休、医疗保障,但泰国的私营医疗水平很高。“基本上泰国的私家医院系为移居的外地人而设。”我们去参观位于清迈市中心的Chiangmai Ram Hospital,隶属泰国权威医疗机构——兰坎亨集团(Ramkhamhaeng Group),是达到国际最高卫生标准。几幢大楼提供从健康中心、健身院、医院一条龙服务。记者到医院就诊,甫进医院,便有人前来问:“你是否中国游客?你要什么语言翻译吗?”这所医院从护士到医生,都有一定英语水平,而且配备了专门为外国病患准备的病房,同时还有汉、英、法、德、缅甸语等翻译。一般门诊,四天药的处方约400港元,与香港价钱相约。Carlo:“手术费用大约是香港的一半,但已是香港养和、法国医院的质素。”
“香港人不要把负能量带来清迈”
Carlo说:“硬件上还是其次。”清迈的魅力,在其生活态度。Carlo相约我们在他家附近一间河边餐厅见面。十二月的清迈真好,早上的阳光温柔、有风,餐厅有一个大阳台,客人席地而坐,旁边就是一条翠绿的天然河流。各人点了一碗鱼蛋河粉,汤清甜浓香而不油腻,河粉细滑却烟韧。不过,我们下单时是店里唯一的客人,这碗鱼蛋河却让我们等了45分钟。若在香港,5分钟的时间就能上菜了。“喺呢度冇人会食15分钟的早餐,食早餐都食一至两小时。 ”香港人推崇慢活,还是要一点时间适应。点一杯牛油果奶昔,像喜茶要等上半小时。Carlo又举了一个例,呼叫女侍应下单,她原本在执拾台面,“佢唔会理你,会同你微笑,慢慢执好台先同你落单。”有时候,他催促泰国的员工做事,员工却不会因此打乱工作次序,反会说:“你信我啦!”
Carlo笑言只有5%的香港人适合来清迈生活,因为“你系咪真系接受到呢种慢活?”Carlo说:“如果我们把香港生活方式、压力,复制过来这里生活, 那为什么我要来清迈? ”放假时,他喜欢在河边的餐厅发呆四至五小时。“餐厅系好靓,但其实好似香港茶餐厅咁普遍㗎咋。类似餐厅仲有好多。”11月时清迈的水灯节,Carlo与朋友晚上想到河边餐厅,等待市中心的人放水灯,随河下流。“我们去到先知系包场,原来餐厅系六时收舖,老板专为我哋而开,还替我们做了几个水灯。”,“我系钟意呢度嘅人……所以,香港人唔好将原本𠮶种烦、躁、焦急的负能量带来这里。”
清迈是一个更大的“大埔”
Carlo说从小到现在,都没有离开过大埔。他喜欢大埔有山有海,随时随地能上八仙岭、九龙坑山,又有海滨公园跑步,位于新界,交通却不像西贡的不便。而清迈,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大埔。清迈有很多山岭,亦是越野单车比赛的热门地;假日可以自驾游到附近的拜县、清莱,有骑马场、有牛羊的咖啡店,也会行山去看云海,“呢度有温泉,系温泉河,热流从山上而下。你有冇试过喺河浸温泉?黄昏好凉,浸住温泉好舒服。你会觉得系完整的生活。”
人生上半场
“人生上半场我是事业型,做很多事情,很大压力,唔大公司都唔做。”在香港银行工作多年,还要是最“神憎鬼厌”的部门,负责银行的开支控制,简言之,裁员!炒人数字成为自己的业绩,同事们都避之则吉。直至他挨出病来,决定离场,“40岁以后的人生不应这样。”职场打滚至40岁,才发现最渴望的不是钱,“我发现出来社会工作后,折磨我生命、家庭、健康最多的就是工作。”相反,清迈人是不会为工作而忘记家人。 “如果我在别个地方,再追求香港的生活、再向钱看的话,我的人生就完了。 ”
香港村3年后目标:办学助泰北孤儿
他说过,财务目标以年赚5%比定期回报稍高便达标了。游玩之余,他闲时接触泰北的孤儿。
“有次跟清迈朋友吃饭,在饭店外看见很多老人家带著6、7岁的小朋友出来行乞,朋友告诉我,这里有很多泰北的孤儿和难民儿童。而且因为缺乏教育,性知识不足,很多青年人13、14岁便生育,将小朋友畀老人家照顾,对老人家造成好多压力。”后来,朋友带他到一所寺庙内,内里有很多床位,收留300多名的孤儿,他们都由5位僧侣照顾,“但其实只系畀到饭佢哋食,没有接受好的教育,令年轻人的问题恶性循环”,“好多缅甸的年轻人都系只身来到清迈。我有一个泰国同事的丈夫是缅甸人,13岁来到这里,幸于教会寄养,才能接受教育。”现时清迈很多缅甸难民儿童未能进到清迈本地学校。Carlo指香港村第三期的计划有更大空间,希望三年后能建一所学校为孤儿助学。
Carlo喜欢清迈,除了因为这里可以寻回生活,大概还因找到使命。回归到移民的问题上,去或留,其实是理智与情感的选择。清迈,有生活的空间,是香港从来都没有,又正如香港没有可能回到那个楼不是奢侈品的时代。留下来的人,大概是情感的不舍,或现实环境不许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最近发表调查报告,有3成港人有移民念头,在18至30岁的年轻组别,更有51%受访者欲移居,证明了香港人在精神上早已出走了,形而上我们都是异乡人。而所谓的长期居留或移民,根本上就是出走,没有两样,而分别只在于身份认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