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学生异想 倡工厦间后巷互通
香港,任何事情都能扯到“土地问题”上,但城市中“公共空间”的讨论始终不足。上月,在香港知专设计学院(HKDI)举办的年度毕业生作品展上,不少建筑系及室内设计系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关注本港公共空间的问题。有的倡议政府与工厦业主合作,打通后巷,将半公共空间,变成公共空间,同时配合政府在区内的重建计划;亦有同学提出“重用”香港废墟,变成公共休憩的地方,利用室内设计的“妙计”,丰富空间的多元性。同学们大胆想像,期望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无限的空间。
近年不少摄影师拍摄香港废墟,引起大家关注。香港人要在市区找到一个可以休憩的公共空间,其实很艰难,草地不能躺,甚至任何地方都被自由行霸占,香港人将来需要公共空间,也许要跑到郊外的废墟,其实有点讽刺。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室内设计系学生魏泽明,留意到香港有不少废置的荒地,提出重用废墟作为市民的公共空间,更以元朗逹德学校这间荒校作为试点,运用折纸盒的原理,规划出不同形态的部落格,按不同需要组装成不同形态。例如:可以组装成一个图书架、游戏室。这能引导大众如何运用一个公共空间,而且充满灵活性。
香港土地资有限,如何“有限”创造“无限”?周卓轩,关注香港因为缺乏公共空间的问题,人与人关系变得疏离,“我留意到观塘密密麻麻的工厦群之间,经常有一些下场休息的工人在后巷休息。于是,我想到可以利用后巷这些半公共空间。”一条又长又窄的后巷,空间运用上有不少限制,周卓轩建议后巷空间“向高发展”,大厦之间互相打通︳改善后巷成为优美的公共空间,这有赖政府与大厦财团之间的合作,同时能配合政府社区重建计划。
邓咏嘉《意聚》的作品,构想在铜锣湾地标、怡和街行人天桥上,举办展览。她在是次毕业作品中,以举办中文繁体书法展览作构想,以书法运行不息的运笔,以及天桥的“圆形”互相映衬。展览更可延伸至天桥下的电车站,让从天桥到电车站的一段路程,变得与别不同,在空间的运用上变得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