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大湾区.图辑】 中山幼稚园推森林教育 教幼儿爬树捉虫

撰文: 陈芷慧
出版:更新:

80后Jerry 3年前来中山创业,如今育有两岁半儿子。他为儿子选了位于中山沙溪镇的洛基山森林幼儿园(洛基山)。幼儿园开放日那天,Jerry参观校园,“当我看见学校有20亩的森林公园,我谂都冇谂,就决定拣呢间。”他说。园长Sue笑言开办森林课程,原因是这一代的中国孩子都很骄气。平日在森林里,老师还会让他们爬树、摘果子。校长说:“很多家长太保护孩子。开学初,会跟我们说‘你唔好比佢爬树,佢做唔到。’”老师要鼓励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家长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其实人类亲近大自然是天性,为何要限制他们的能力?现在我们所有学生都会爬树了。”在香港,每到下雨天学校老师都取消户外课,这里反而让小朋友外出探索。“下雨天会让学生穿著雨衣,拿著放大镜和器皿,在森林里观察昆虫的活动。”Jerry说,老师会让学生们用工具捡虫虫放进器皿做标本。老师Yan忆述,曾有一位女同学,第一次走进森林,立刻抱着老师的脚不放,吚吚呀呀,老师还以为她身体不适。后来,女同学静悄悄告诉老师,原来她看见很多千足虫,很害伯。“后来她看见其他同学都兴奋地看虫虫,老师又巧妙地安排她跟熟络的同学一组,没多久她就习惯了。到她毕业时,她已完全适应森林的活动,而且懂得发掘问题,表达自己揾到奇妙的东西。”Yan说。摄影:邓倩莹

学生们正在用木头搭建港珠澳大桥。
户外美术课。
学生们要自己种菜、摘菜,学习自力更生。
开学初期,同学都不愿接触陶泥。老师让他们知道陶泥不是肮脏之物。
讲故事不一定在课室里,在户外讲故事,令小朋友更有兴趣,提高集中力。
高班同学学习柴木生火,煮蔬菜汤。森林教育主张小朋友自己动手,解决困难。
学生每周能坐一次小火车,游走森林时老师会与他们对答,训练语言能力。
学校有不同实境室,让同学角色扮演。采访当日,低班学生学习呼叫侍应:“Hi Waiter.”
森林公园设不同功能区域,如木工坊。
20亩私家森林公园,作学校户外课室。
学校两座大楼,右边大楼仍然空置,未来或作老师培训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