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低端人口】唐狗=又臭又恶?狗主:唐狗就像社会的基层
常言道“住洋楼、养番狗”是理想生活,那“住洋楼、养唐狗”就是否等于档次不够高?常说香港的动物地位低,其中最低的,还算唐狗“垫底”。唐狗会创办人颜绮苓说:“唐狗的社会地位比较基层,即是没有人会买牠、喜欢牠。大家只喜欢名种狗,觉得唐狗好恶、不够优秀,所以希望多点带牠们出来接触人。”
这天四只唐狗“跶跶、跶跶”的悠然地跟主人走进小学礼堂,小学生“眼仔碌碌”地转,屏息静气地看着跟前的狗狗。香港人生活急速得犹如不会停下来的高铁,可是四个各有事忙的义工却花上半天时间,带狗狗来陪小朋友读书,为的是改变孩子对唐狗的印象。
唐狗会至今成立十多年,设有唐狗会大使队,到长者中心、学校、院舍,提供“动物辅助治疗”服务。今天来学校当义工的狗狗分别是“的士黄”、“阿黄“、“一仔”和“圆圆”,牠们各自经历过颠沛流离的岁月,一度被人类推至城市的边缘--“阿黄”曾饿到皮黄骨瘦、数度遭遗弃;圆圆被发现时,则正在翻垃圾“揾食”;“的士黄”被的士撞倒要截肢。不过,旧事已过,牠们现在并不讨厌人类,反而见到记者和学生们时,都张开嘴巴、摇著尾巴亲切地凑过来打招呼。
唐狗都可以当服从的同伴
唐狗会创办人颜绮苓身旁的狗狗叫做“的士黄”,右边前肢穿著一只小袜子,左边前肢则因交处意外,做手术切走了。颜绮苓说,改这个名是方便“的士黄”当义工,跟人介绍狗狗时,颜绮苓就会说:“2014年牠遇上交通意外。牠是被的士撞到的一只黄色的狗。”
“的士黄”性格文静,今天见到十数个孩子想逗牠玩,显得有点害羞,蹲在颜绮苓旁边轻轻抖震。跟大家想像中的凶恶唐狗有点不一样。唐狗在香港多被用来看守地盘、货仓,因此看到陌生人便会大吠。然而,唐狗只要得到合适的光与土,有主人悉心照料和训练,牠们跟任何品种的狗狗一样,能成为乖巧及服从的同伴。
狗狗作孩子的伴读书僮
四只狗狗今天为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推出的社交及情绪学习计划──《童狗有话儿》当义工,计划按“伴读犬”的真实故事改编成一系列原创绘本,让小学生向狗儿说故事。校长黄智华也认为,狗狗不会指出孩子的错处,也不会要孩子重读,故此他们朗读自如,提升对阅读的动机和信心。他们的主人希望让小朋友从小接触唐狗,学懂与狗相处的礼仪。
另一只狗狗“一仔”于六个半月时,被主人浩贤领养,他说:“想透过义工活动,让更多人知道狗不恐怖。我带著一仔行街时,常常听到有人说‘狗会咬人’、‘好惊呀’,那我就行开一点啰!”
“港狗”的生活空间极少
他认为,香港是一个对动物极不友善的城市,“动物可以去的地方很少,狗公园又少,其实我觉得一般公园、餐厅都应该让狗进入,只是太多人不喜欢狗。莫说是吃饭,落街买𩠌也不可能带著牠,拖着牠行街食饭一定没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也不用说,好痛苦。”
狗狗出行无车可搭:
根据《香港铁路附例》,除了导盲犬以外,任何人士不得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带同动物或禽畜进入港铁车站范围,违例最高罚款可达5,000元;
巴士的《公共巴士服务规例》同样规定除了导盲犬以外,乘客不可携带动物、活禽鸟、或其他动物上车,可罚款2,000元;
新渡轮则规定动物只限乘搭普通渡轮的客位,不得乘搭快船及豪华位,同时动物须置于于笼内或狗只用狗带牵引;
的士司机亦有权决定是否接载带有动物的乘客,而拒绝动物上车不算拒载;
而天星小轮、山顶缆车及电车等等一律不准动物进入。
狗主的公德心尚待改善
现时康文署辖下的宠物公园只有44个,分布于18区,而康文署辖下的一般公园不让狗只进入。浩贤家住旺角,在这个连人呼吸都困难的地方,一仔的生活空间更加狭小。浩贤无奈地说:“平时唯有带牠去宠物公园和行行山,让牠放松一点。”不过,他亦承认,港人如此讨厌狗只,与狗主的公德心有关,“自己只狗随便周街屙屎又唔执,搞到狗主形象好差。”他认为,要改变港人对动物的印象,要先培养主人的公德心。
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黄蔚澄是《童狗有话儿》的负责人,他认为香港人对动物的认识不足,故希望《童狗有话儿》能让更多小学生接触到友善的狗狗,改变香港人对犬只的刻板印象。除了是次计划,黄蔚澄之前亦试过将治疗犬带到甲级写字楼演讲,试图以学术之便,冲破既定规则。
相关文章:带毛孩去甲级写字楼踩场如明星驾临 心理学家:惊狗来自预设恐惧
野生动物=阻住地球转?
早前有“喵星人”误上一架巴士,有人尝试捉走喵星人,令喵星人受惊抓伤该名乘客。警察接报到场后,竟手持盾牌捉走喵星人,吓得牠慌忙逃走,险遭车辆撞倒。黄蔚澄说:“香港完全不是与动物共融,大家见到野猪、流浪牛呀,只会觉得牠们不应该存在,觉得牠们霸占了我们的地方,有地最好就用来起楼,但社会不是只有人类,一个完整的社会,需要有多元生态环境才能进步,食物链不能够没有动物。”
黄蔚澄认为,香港人自认为香港是一个文明社会,讽刺的是,香港的法制对动物的保障远远不足。香港政府对于动物权益、福利的措施一向被指落后。香港现时主要以《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惩处虐待、虐杀动物的凶徒,最高罚判监3年,罚款20万元,条例的阻吓性一直备受质疑。去年,一名黄姓兽医助护在动物义工手上,领养一头约6个月大的雌性唐狗“咖啡妹”,但10个月后体重由原来15.8公斤暴跌至8.8公斤,咖啡妹接受检查后,发现营养不良,胃部停止运作,内脏萎缩,性命垂危。领养人终以虐待动物罪成,被告以经济困难为由来解释当时为何未有及时带狗只接受治疗,最后被判140小时社会服务令。不少义工认为判刑没有阻吓力,无法弥补对其狗只的伤害。
施政报告终提修订动物福利法例
自前特首曾荫权于2010/11 年度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及“加建宠物公园”后,至今年施政报告才再次出现动物政策,就修订动物福利法例咨询公众,初步建议包括研究提高残酷对待动物的罚则,以及向照顾动物人士施加谨慎照顾动物的责任;以及设立“动物守护社区大使”计划,建议警方于2019/20年度在各警察总区推出“动物守护社区大使”计划,透过加强社区宣传和参与,提高公众防止残酷对待动物的意识,并鼓励市民适时举报。
然而,十八区动保专员、非牟利兽医诊所执行主席麦志豪在《香港动物报》中指,《施政报告》著墨动物福利是好事,但同时认为应该设“动物警察”,即受过特别训练的警员,专责调查虐待动物案件,并认为必须成为一条刑事法例,才具阻吓力。
外国不遛狗都要罚钱
世界上已多达100个国家订立了《动物保护法》,而一直没有完善法律保障动物(尤其是社区的流浪动物)的权利。
以德国为例,在当地如有人弃养狗只,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芯片追查狗主身份,最低罚款为2.5万欧罗(约22万港元)的巨额罚款。若发现虐待动物,罚款将会倍数升级,最高还可判监三年。
在意大利,若狗主三天不遛狗遭到投诉而被查证后,狗主将会被处以最高达650美元(约5000港元)的罚款。主人更不能给自己的同伴动物染色,或为了美观而截去宠物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例剪尾、割声带等等,一经定义为虐待或遗弃宠物,违者可被判监一年、罚款10000欧罗(约9万港元)。
英国的《动保法》有清晰分类,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园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保护法》、《犬只繁殖法案》、《家畜运输法案》等,就算主人不慎走失宠物,也得缴交25英镑(约250港元)的罚款。
日本按《关于爱护及管理动物的法律》规定,若滥杀或蓄意伤害动物,需处以一年以下徒刑,及罚款100万日元(约7万港元);虐待和遗弃动物则罚款30万日元(约2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