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复修】第一代保育达人保育修院 复修是整旧如故的挣扎
圣神修院在香港仔的一隅,隐没有在豪宅中,是天主教华南教区的总修院,曾主管广东和福建的教务,现时院长是夏志诚主教,而教区主教汤汉枢机亦在1999年至2009任该院的院长。修院兴建于1931年,被评一级历史建筑,融合中西的建筑风格,用西方混凝土(石屎)配合中式的瓦顶、红柱和装饰等元素,属中国文艺复兴式的建筑。
修院在2014年完成大型维修,工程由本地第一代的保育建筑师林社铃负责,他指出维修工作最困难是“人手”和“资金”,需要尊重前人的保养方法,并顾及现代省资源的管理模式。他为寻回当年的建筑图则,更联络比利时的神父协助。
顺手拈来的建筑知识
林望着灰色的砖,“以前有笑话,烧砖时,叫小朋友来屙尿(小便),在砖加上童子尿,就变成灰砖,不然就是红色。”他细说传统的智慧是砖头氧化的科学反应,引得众人大笑。
在建筑署工作超过十年,1988年,未有浓厚的保育意识,他毅然远赴英伦读古建筑保育。当年同事和太太质疑决定,他跟太太说︰“学保育就像对老婆一样,(古迹)越老越可爱。”他复修的历史建筑不计其数,大夫第、盐田仔、西港城都找到他的身影。
复修圣神修院,他份外落力,既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亦在此花上四年入读神学。
保留圣神修院的美
圣神修院主要由二楝建筑组成,南楼建于1931年,而大圣堂则在1957年落成。当年资源不足,只有先建南楼,后建大圣堂。远看圣神修院像古庙多于教堂,为何会用上中国风呢?
原来1930年代,中国在国民党统治下,重回统一,国力日盛,被誉黄金十年。当年的人重拾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所以如1937年兴建的景贤里都采用中式风格,表达当年对国家盼望。有趣当年的建筑师不少是外国人,他们归纳中式的建筑,配以的西方技术,是谓中国文艺复兴式建筑。
面对庞大的建筑群,林笑说︰“幸好教会穷,复修反而好,不会overdone(过多)。”教区资源不多,所以几十年来,没有更换铝窗,可保留昔日的铁窗。昔日教会只会小修小补,没有大型维修,反而保留原有的建筑风味。
复修的矛盾
政府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资金充足,营运古迹机构往往为求一劳永逸,大幅改动建筑去适应现有的用途,反而失却复修的原意。
他尽量尊重原意,用有限资金做维复,修补为主,改建较少。1930年的要求跟今天不同,第一难题是安装冷气,他选择把冷气收藏一角,旁人较难发现。但冷气产生倒汗水,他又要巧妙注意通风,细节缺一不可,才不会影响建筑物。
他不介意折衷方式,不会盲目追求原貎。现时工匠难寻,绿色玻璃窗都会换上新的物料,但看上去观感如旧。
“整旧如故”还是“整旧如existing(现况)”
战前耐用建筑物料昂贵,而人工平宜,30年代建成的屋顶为传统瓦顶,以多层瓦片互相重叠造成良好的排水、隔热和透气的效果。遇到破损和漏水,可以找工人爬到屋顶将受损的瓦片换掉即可。但随香港经济繁荣,廉价劳工不再,前人复修以最简单又貌似一劳永逸的防水层覆盖瓦顶的方式变得昂。1970年代遇上漏水,改为涂上沥青或防水涂层等物料。他尊重前人的智慧,沿用当时的方式,而不是硬生生铲去防水涂层,而稍加以美化。
他笑言复修就是“整旧如故”或“整旧如existing(现况)”的挣扎,不少人想回复初建的模样反而弄巧成拙,破坏建筑物。他试过帮建筑复修红砖墙,业主要求回复几十年的砖墙,去除墙上的防水油层。旧砖重现,但红砖太旧,不断破裂,结果要不断换砖,仿如重建全幅砖墙。
跟林生先游走的神圣修院,请留意第二部份。
今年是天主教的慈悲禧年,每月都有开放时间,留意圣神修院的网站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