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营盘街坊:在猫猫中找到快乐

撰文: 黄泳桦
出版:更新:

穿过西营盘的横街窄巷,流浪猫狗的身影不时掠过。牠们没有话语权,只能时而露出戒备眼神,时而以可怜的目光凝视路人。人类与动物自古以来共生共存,随着城市发展,动物慢慢“沦为宠物,囿于狭小的空间被宠爱。野生或流浪的动物,却成为不受欢迎的生物。旧区翻新,城市空间越是都市化,动物在街上的空间是增还是减?
摄影:黄宝莹

由西环街坊组成的城西关注组3月举办“社区毛孩导赏团”,走访西营盘街头巷尾找流浪猫,不为“集邮”,而是希望让大家了解城市规划下动物的生存空间。

重建或扼杀动物的生存空间

 

社区最佳亲善大使

西营盘因转口港之利,海味店和药材店众多。店主爱养猫捉老鼠,放养却不绝育,母猫于是大量繁殖,又难以一并照顾。及后城市发展,店舖迁走,遗弃昔日的“伙记猫”,以致不少流浪猫出现。对于社区来说,牠们是居民、过客,还是不受欢迎的无家者?

如果工作累了 不妨来抚慰

金仔、阿B和阿花都是郑伯的宝贝猫,亦是昌盛行的“亲善大使”。阿花 ── 英国短毛猫,属名贵品种。虽然阿花是蓝血贵族,但郑伯仍采用放养政策,3只猫可以自出自入,街坊经过都爱逗逗牠们。“走失?怎会!街坊都睇住3只猫大,人人都认得,走远一点都会话我知。”旧址多老鼠,其他海味店的猫生了一窝小猫,便赠送一只给昌盛。那时,不少店舖的猫都有亲戚关系。经历几番变迁,大多海味店不复在,只以猫的血脉相连。现在新店没老鼠,3只猫便负责娱宾。旁边便利店的职员常常来找牠们,一解工作之苦闷,犹如左邻右里的朋友。

郑伯说:“阿B最多跑到隔篱两个舖位,不会走远。”

年过花甲的郑伯有点寒背,脸上长了些老人斑,头发却未见花白。他爱把双手繑在腰后,说起金仔,便扬手一指:“佢呀,好巴闭。”金仔坐镇在店前的“宝座”,一身啡黄,犹如招财猫。“牠真的是招财猫,有个日本仔曾经说用两万元买牠走。”郑伯沾沾自喜地忆述,那个日本人路过店面,瞥见金仔便立刻爱上,更花了一个星期替牠拍照。“日本仔好喜欢金仔,又教牠摆pose。”金仔闻言扭身一翻,四脚朝天,一脸无辜撒起娇来,金仔不只是亲善大使,还是外交大使。

西营盘因转口港之利,海味店和药材店众多。店主爱养猫捉老鼠。这是该区其中一只“看舖猫猫”。
Happy爱躺在鸡鸭档的鸡蛋上午睡。

男人与老狗的浪漫

街坊阿慧与狼狗Sissy常到西营盘大街小巷散步。Sissy虽然性情温顺,惟巨大的体型有时也会吓怕街坊,甚至指骂她不应带大狗到街上,应到附近的狗公园。不过,阿慧认为建了狗公园,反而减少动物在社区的活动空间,局限与街坊接触的机会。她不喜欢这种分隔,认为猫狗都是社区一分子,故坚持带Sissy落街,让牠乖乖坐好,希望街坊明白Sissy没有恶意。当街坊熟悉人狗共处的文化后,不时会有男人找Sissy倾诉心事,“名副其实是男人老狗。有时路过的男人会找Sissy倾诉半小时,我便在旁罚企半小时。”阿慧笑说,她认为愈草根的街坊,便愈依赖动物。

狼狗Sissy虽然性情温顺,惟巨大的体型有时也会吓怕街坊。

寡言伯伯爱逗猫

“那只狗,令整个地方活泼起来。”阿慧说的是附近地盘的自来狗,吸引地盘工人、上班一族轮流于不同时段喂牠。午饭时间,出现赤膊工人、OL和街坊不同阶层人士围着小狗的画面,小狗没有主人,于是大家一起养。后来,那只地盘狗走失了。“狗走了,整个社区都静了。”阿慧慨叹道。

游走西营盘,那里的流浪猫没有悲戚的眼神,反而不时踮起脚,慢慢走到你跟前坐下,瞇眼仰面,用后脚搔痒,一脸悠然自得。走到哪里,总有街坊以流浪猫来展开话题,诸如“牠叫三色,黑白黄3种颜色。四点吃下午茶,牠最多只可吃5粒零食。”“那个阿伯,不爱与人交谈。街市养了只猫,他逗猫时会说上一两句。”

在规划框架下 人和动物失去沟通空间

“这个地方,本来大家可以自由地使用,包括人和动物。为什么我要在康文署规划出来的框架下使用呢?又禁止猫狗内进。”西营盘是个老区,以前规划时没有考虑休憩空间,以致政府急于把区内一小块空地改成休憩用地和小公园。当休憩用地由康文署接管,除狗公园,一律禁止宠物狗进入。至于流浪动物,渔农自然护理署接获举报便会捕捉。她续说:“本来只要大家做好本分,在公共空间做什么都可以。这是由民间自然发展出来的秩序。政府减少介入,减少规管便是最好。”否则只会如“西环码头翻版”,从自由之地变成困于框内。

有西营盘餐厅以街猫作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