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何方.五】空置公屋、政府宿舍 市区不乏地可划为中转屋

撰文: 柯咏敏
出版:更新:

市区中转屋即将清拆,影响犹如骨牌效应。除了波及石篱中转屋居民外,面临清拆的寮屋、天台屋、违规㓥房及工厦㓥房住户的安置措施亦受影响。政府常以屯门宝田中转屋的3,604个单位作挡箭牌,却未曾从市区居民的生活需要出发,检讨现有过渡性房屋的政策。
(此为周报【清拆户逃离记】系列之五) 
摄影:吴钟坤

【家在何方.一】警棍盾牌下 清拆户流落收容中心中转屋寻安稳

【家在何方.二】偷窃拆灯仍留守  工厦住客望能有真正体恤安置

港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团体及社区工作部服务干事方志睿过去曾多次强调,他们并非要求兴建中转屋,而是希望政府考虑拨出现时位于市区的空置公屋或闲置地方,作中转房屋之用。过去多年,政府常以土地资源紧绌为由,忽视了社会对过渡性房屋的需求。到底现时是真的缺乏这类空置单位,还是政府视而不见?

按审计署于2013年公布的报告指,截至同年3月,共有12,471个空置公屋单位,当中不可出租的空置单位有4,370个,有815个因“运作/管理原因”而抽起不编配;而可供出租的4,137的空置单位中,有超过两成(887个)空置一年或以上,而当中超个一半(470个)更没有纳入特快公屋编配计划。虽然房屋署或审计报告均没有提到空置单位的地区分布,但据报告指大部分高楼龄屋邨均位于市区,相信部分属市区空置公屋。

【家在何方.三】㓥房家庭提心吊胆再租非法工厦:根本无处容身

【家在何方.四】房署搬龙门制空置假象 市区中转屋遭逐一清拆

安置大厦单位七成丢空

除了空置公屋,审计署亦于2014年检讨政府部门的过剩单位,发现五个部门共有498个宿舍仍然空置。以房屋署七栋员工宿舍为例,全数均位于市区,包括石硖尾、李郑屋、观塘等,共13,584个单位全数计划重建为纪律部队宿舍。我们不禁会想,当中是否没有空间用作房屋用途呢?

根据立法会财委会的文件显示,过去五年,产业署将29个政府物业交还地政署再发展,当中仅有一个物业的土地兴建公屋,21个予商业或教育机构等用途,还有七个仍未规划,空置的时间又是几多个十年呢?再者,本土研究社日前发现由市建局管理的安置大厦空置率高达七成,有350个单位丢空。四栋大厦均位处市区,目的是给受重建项目影响,但不符入住公屋资格而有临时居所需要的租户。由公屋到其他物业,均不乏市区空置单位;政府所欠缺的,似乎只是行动力及以市民需要为先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