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社区】政府偷步“清拆中环” 临海天空保不住?

撰文: 袁智仁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梁振英在2014年的施政报告,为增加甲级写字楼供应和卖地收入,重建中区的政府物业。如果计划落实后,超过7万平方呎的土地,最少四栋新商厦落成,提供363万平方呎的楼面面积,接近四栋中银大厦横空立于中区,市中心再成石屎森林。

政府抢地抢到中心,中区四幅政府土地势清拆重建,超过7万平方呎的土地,包括︰邮政总局和三个停车场。在未获中西区区议会同意下,政府试图在城规会闯关;中环变天,市民的声音何在呢?如果所有计划落实,将有最少四栋新的商厦落成,提供363万平方呎的楼面面积,近乎相等于两栋国金二期,高厦林立的市中心进一步成为石屎森林。此举亦可能会带来空气污染、古迹保育、牺牲公共空间等等问题争议。 中环街市丢空13年,中区警署落成遥遥无期,美利大厦仅仅动工,2009年政府承诺的“保育中环”被束之高阁。上月中,规划署提出修改“中区分区计划大纲核准图”,将中区二幅政府物业改划为商业用途,包括︰中环10层高的美利道停车大厦,计划被重建成42层的商厦,以及金钟廊重建成48层高的商厦,宣告新一波的清拆中环。 行政长官梁振英在2014年的《施政报告》,为增加甲级写字楼供应和卖地收入,向政府用地埋手,重建中区的政府物业,包括︰中环的美利道、林士街及天星码头停车场、邮政总局及金钟廊都岌岌可危。 重建牺牲公共空间 金钟廊建于1980年,香港首个行人天桥的商场。规划署的建议,在商场上兴建48层高的商厦。商厦达190米,比周边商厦更高,从尖沙嘴望向太平山的山脊线只剩下两成。新改划申请中,如同地产商,先“食街”——将街道改划为重建范围——以求取得更多地积比,而港铁站旁的公园亦被纳入重建范围。公园将由政府管理的地面公共空间变成商场的一部分,重建后,平台休憩占六成。唯一保留,只是金钟花园内的一棵古树。
 
早在规划落实前,政府已放风将美利道停车大厦地皮拨入本年卖地表。上年七月的中西区区议会上,多位议员对美利道停车大厦的重建,表达反对和忧虑意见,担心交通挤塞、古迹保育和空气污染的问题。重建后,车位减少134个,势必加剧交通问题。 另一波的清拆中环 至于近海一带,按照2014年的《施政报告》,位于中环海滨第三号用地的天星码头停车场和邮政总局亦未能幸免。自2007年皇后码头的保育事件,爱丁堡广场已面目全非,而皇后码头的重置至今只闻楼梯响。天星码头停车场、邮政总局与大会堂所构成的市中心公共空间,将来重建成商业大厦。高楼林立,中环难有一片天。
较早前,古物咨询委员会提出为战后的建筑物作历史评级,建议以1975年为界,而邮政总局、美利道停车场,都建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中邮政总局的设计更是当年东南亚最先进的,花费达900万美元(约7200万港元),反映战后的建筑潮流。
城市核心重建发展,缺乏公众参与。政府采用“斩件”方式,逐个项目改划,先向区议会咨询,再在城规会改变土地用途。不过,整体中环和中区发展何去何从呢? 中西区区议员许智峰亦对中区大量兴建商厦表示忧虑︰“政府一直没有提供甲级写字楼需求的数据,而发展亦牺牲区内的绿化空间” 中区的甲级写字楼在2015年第三季的租金比第四季(只计10至11月)下跌2%,经济走下坡的形势已呈。纽约的中央公园、伦敦的海德公园、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以公园为先,以人为本,香港却反其道而行。新建的四栋商厦,不是单纯清拆停车场和公园或改划土地用途,而是大幅改变香港核心的定位。 如要就中环发展表达意见,可登入规划署相关网站, 搜寻“中区”,截止日期为2月11日。

拟将重建的政府建筑 拟建的楼面面积(万平方呎)
美利道停车大厦 43
天星码头停车场及邮政总局 169.4
金钟廊 100.4
林士街停车场 50
总计 362.8

 

重建后的金钟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