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狗.绝育篇】留种还是绝育? 爱狗婆婆的迷思

撰文: 黎明佩
出版:更新:
周婆婆亲眼目睹邻居的狗只做完绝育后死去,为此拒绝让自己的狗狗进行绝育。(黎明佩摄)

新界旧式村落里有一位老婆婆,她有六只放养狗,与牠们经历不少带伤的往事。为了让牠们过得更好,她在义工的劝喻下反复踌躇,也曾经固执过,因为繁殖或者绝育,从来不是随便的决定,而是建立于爱与希望的承诺之上。

她说:“我只是怕牠们会死。”数月前,动物义工组织曾主动向周婆婆建议,免费替她家门前放养的六只狗进行绝育,以防止狗只过量繁殖。可是她不肯答应,因为她亲眼看见邻居的狗只做完绝育,过不久就死去了。

对于婆婆的忧虑, 我们向香港专科兽医医院(Veterinary Specialty Hospital)Dr. Alane Kosanovich Cahalane咨询专业意见,她解释,其实狗只绝育手术的风险非常低:

“狗只绝育手术的风险相当低,可能导致的轻微并发症包括肿胀和感染;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伤口裂开或尿道阻塞,情况属非常罕见。绝育的风险可透过兽医良好的手术技巧、适当的药物配合、密切观察手术后状况等等来减低。全身麻醉一只年轻、健康的狗只,死亡风险是0.1%或更少。”
Dr. Cahalane

周婆婆现时有五只狗女,一只狗仔,每天她推著手推车去捡纸皮和卖纸皮,狗狗都一窝尾随,像守护她的保镖,又似是好奇想跟著去玩的小朋友。的确,牠们也还是小孩,年纪最大的只是两岁。

现实环境艰难,周婆婆无力照料愈来愈多的狗只,最后答应只让五只狗女进行绝育。(黎明佩摄)

她的狗有些是从村里被赶出来的,一些村民嫌狗只繁衍频密、数目太多,被抛弃的狗狗最后得到周婆婆一一看顾。然而,现实环境艰难,她无力照料愈来愈多的狗只,却又心痛牠们的命运,“狗太多了,狗妈不够吃,大著肚去找食物,生了之后还得喂奶,好可怜。那些小狗刚出生就受苦,看著牠们的样子好不忍心。”眼见牠们生活得艰苦,加上一件难忘痛心的往事,她最终答应了让狗女绝育。

“狗女半岁开始第一次发情期,之后每半年一次,发情期间荷尔蒙会吸引狗仔交配。对流浪、放养狗而言,每次发情期有八至九成怀孕率,一胎可多达九只小狗。”
非牟利兽医服务协会(NPV)陈子浩医生

周婆婆家住旧式村落,门前就是马路斜坡,而她是村里的第一户,最接近村口繁忙公路的位置。去年,她有两只小狗跑到马路口玩耍,被车撞死了。老婆婆爱狗,失去牠们的痛心经历不愿再尝,在义工的劝告和耐性解释下,她答应让狗女绝育。她说:“罗小姐(义工)说那个医生很有经验,做手术的伤口可以好细,不会危险,她这样说我听了就觉得安心,所以答应了让她们拿狗女去绝育。”

“狗女绝育的最佳时机是半岁左右、发情期以前。绝育后的狗女患上乳腺癌的机会大幅减少,比未绝育的低200倍。”
Dr. Cahalane
绝育后不用住院,待麻醉药散去后就可以回家,义工(阿月)在周婆婆的住处为绝育后的狗只进行伤口消毒。(黎明佩摄)

她的狗曾经被渔护署捉去,原因是有人投诉狗只滋扰,“有两只被捉过一次,可能是牠(名叫四眼仔的一岁半狗仔)比较顽皮,看见陌生人会吠人家,有些人害怕,就打电话叫人来捉狗。”被捉去的两只狗一大一小,赎狗费分别缴交了八百元和六百元。

为甚么始终不肯答应让四眼仔(狗仔)绝育?老婆婆想了一会儿:“不知道,但(狗)仔又不会生育。”她视狗如自己家人,认为做手术始终会受苦,可免则免。

“狗仔虽然不会怀孕,但如果不打算繁殖,绝育可以避免求偶的不必要行为,例如到处撒尿、吠叫、打架,更重要是可以大大减低牠们离家徘徊找寻伴侣,继而发生意外的机会。”
Dr. Cahalane

年约五十岁的吴先生是周婆婆的邻居,他曾经与周婆婆一起到渔护署赎狗。他认为住旧村环境复杂,多陌生人出入,养狗看门是必须的。他家有两只狗,一男一女,“从牠们的曾父母开始养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五代了!”

他也是爱狗之人,但提到绝育却有点保留,“始终要留种的。如果全部拿去阉,到时候没狗看门不行的!”虽然态度上还是对绝育有所保留,但他表示自己的两只狗都已经进行绝育了,如果日后再需要狗,便考虑领养。

“如果养狗只有护卫目的,应给予相应训练,而非任由牠们不受控地表现攻击行为。绝育可以让狗只更易受控,因此更适合训练成护卫犬。另外,绝育不会改变狗狗训练过的技能,亦不会完全清除雄性荷尔蒙。”
Dr. Cahalane
周婆婆把狗当成自己家人,考虑让狗留种或绝育的期间,她反复为了手术安全性、生活条件、狗妈健康状况、狗小孩的将来等而操心。(黎明佩摄)

放养狗的防避心很重,即使是周婆婆也未能够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要把狗只关进宠中十分有难度。经过义工与周婆婆多番耐性尝试,部分狗女成功被送去绝育,隔天后便回家,伤口两厘米左右,很快便结痂。

周婆婆这边厢感到安心之际,却发现四眼仔颈背上出现一个很深的伤口,几乎是人掌的大小。周婆婆估计是打架而来的,担心之下便致电义工求助。在义工的一番劝说之下,周婆婆最后决定让四眼仔也进行绝育。

周婆婆想起那个血红伤口心有余悸,“突然多了个大伤口,我又怕牠出事,会死。她们告诉我,绝育后的狗仔乖点,不会打架,我想想觉得最重要牠们平安,就答应了。”四眼仔的伤口最终康复,由义工安排下,终于完成绝育,现时健康良好。

周婆婆(图左)与她的哥哥华叔(图右),即使自己生活艰难,也依然对放养的狗狗照顾有加。(黎明佩摄)
“香港所有放养和流浪猫、狗,毫无疑问,都应该进行绝育手术。香港有太多流浪动物,最后导致一些健康、等待领养中的动物被施行安乐死。对任何宠物而言,如要避免牠们意外怀孕,都应该进行绝育。而所有未绝育的宠物,应确保在安全的环境,如家中、笼子,或配上狗带才去街。”
Dr. Cahalane

陌生的人,看不进牠们眼睛,因为牠们会避开赤条条的注目。而当牠们愿意定睛与人类眼神交接,看进去的应该就是充满善意和信任的世界。周婆婆正是用这样的目光,站在牠们所生活的泥泞上,慎重为牠们的将来而操心。繁衍或绝育,都应该建立于爱与希望之上,让生命与生命有更美好的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