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坊钟表工匠争取6年获发牌:坚持到今日成功咗觉得好兴奋

撰文: 董素琛
出版:更新:

“阿仔系我嘅动力,供佢读大学毕业先得。”在观塘裕民坊摆档20年的佘永盛目不转睛地看着桌上工具,细心地为顾客修理手表。自2018年起,市建局公布重建裕民坊,佘伯因而被视为无牌工匠,被“剥夺”工匠的资格,也无法摆档代为维修钟表。

观塘区议会食物环境卫生委员会今(16日)在会议上,宣布同意向佘伯签发固定摊位(工匠)小贩牌照,并安排他最快于11月迁往骏业里附近的天桥底下开舖。6年以来的抗争,终于画上完美句号。

凭着对手表的憧憬 入行维修钟表数十年

“区议会𠮶度听到畀我(牌照),好兴奋、好高兴。”佘伯道出知道结果当下的心情。现年76岁的佘伯从事钟表维修已近40年,“手表以前好需要呀嘛、好稀罕呀嘛,借姐夫个手表嚟带一日都过瘾。”

凭着对手表的憧憬,佘伯投身钟表维修行业,一转眼便已过数十年。佘伯说:“入𠮶行咁钟意呀嘛,咪要坚持,坚持争取,咁识得整嘅,咪要整到你有朝一日唔识得整为止。”

+1

因家庭原因错过牌照登记 开展6年争取之路

然而,好景不常,食环署早在2009年在全港进行无牌工匠经营普查,惟佘伯当年因家庭原因不在港,而错过食环署的工匠牌照登记。及后,市建局自2018年起宣布重建裕民裕,佘伯随即被视为无牌工匠,近年更会每月都被食环署票控,票控金额介乎数百元至一千元不等。抗争六年,在得知结果的一刻佘伯终可放下心头大石。

苦苦争取6年,眼见过程中有其他工匠放弃继续争取牌照,佘伯却从未想过放弃。他语带坚定地说:“唔会放弃,会继续争取,坚持到底为止,到真系冇希望先放弃,坚持到今日成功咗咪觉得好兴奋啰。”

+2

最快11月迁往骏业里天桥底下开舖 档位面积40cm乘50cm

余伯最快可于11月迁往观塘骏业里附近的天桥底下开舖。他坦言比较喜欢过往位于裕民坊的店舖位置,只可惜该位置不获发牌,他无奈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据悉,有栗子档会在该位置摆档,佘伯指,已经和对方打过招呼,期望能做到大家互相迁就。

食环署代表:2009年后不再发新牌 佘伯是特殊个案

新店舖的面积不得超过40厘米乘50厘米,有议员在会上关注新店舖的面积是否足够,亦有议员关心日后会否再有相关牌照发出。食环处代表则回应指在收到当事人的牌照申请后,已到过他的店舖量度位置,而一般工匠店舖发牌的面积亦定于此。食环署代表续指,2009年后基本上不会发出任何新牌照,形容佘伯的个案是特殊个案。

儿子为坚持动力 佘伯:供佢读大学毕业先得

“阿仔系我嘅动力,供佢读大学毕业先得。”佘伯提及现年16岁正在就读中五的儿子,指儿子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佘伯希望儿子可以专心读书,并顺利考上大学。他慨叹道:“惊佢读唔到大学难揾食啰,教佢嚟整钟表,咪又好似老窦咁嘅命运。钟表发咗牌又冇继承,要从头嚟过好伤心。”

社区团体倡政府定立清晰发牌机制

“活在观塘”创办人袁智仁多年来一直协助佘伯争取牌照。他指,现时政府以一个2009年的工匠登记作为申请牌照的依据,反问:“15年前嘅调查点样可以决定呢家嘅工匠有冇牌?”他认为现时工匠牌照申请仍然不清晰,“处方系应该更加清晰去畀返公众,其实一个工匠系点样可以申请到工匠牌,而唔系要其他工匠又走返六年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