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花科创家”以STEM科技关怀社区 共建乐龄友善城市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由“成长希望基金会”与“腾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小红花科创家”社区实践奖励计划颁奖典礼及作品展览,早前于荃湾D.Park举行。首届计划以“乐龄科技”为主题,鼓励中学生应用STEM知识及创新科技,协助改善区内独居长者的家居安全,并实践“科技向善”理念。首届“小红花科创家”计划吸引了近40间学校、超过1,000名中学生参与。参赛作品涵盖家居安全、认知障碍症支援等多个范畴,展现出香港新一代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颁奖典礼邀请到 郭玲丽议员、邓飞议员, MH、黄锦辉议员, MH、深水埗民政事务专员黄昕然先生, JP、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暨腾讯基金会行政总监李子树先生及成长希望基金会联合主席陈郑兆龄女士等多名嘉宾出席,共同见证一众“小红花科创家”的诞生,并分享他们对推动“乐龄科技”发展的见解。

科技改善生活 “小红花科创家”激发青少年潜能

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暨腾讯基金会行政总监李子树先生在颁奖礼上致辞时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一班充满热诚的年轻人,运用科技为长者带来更便利和安全的生活。腾讯基金会将继续支持‘小红花科创家’计划,为香港培育更多科技人才,共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小红花科创家”社区实践奖励计划旨在鼓励青少年运用STEM及创新科技,解决社区长者面对的难题,是次比赛吸引众多学校与学生参加,作品创意无限,令人眼前一亮。是次计划邀请了修读STEM教育相关科目的大学生担任工作坊导师,以崭新教学方法启发中学生,同时为未来STEM老师提供实践机会,扶助STEM教育人才培训。为更贴近用家需求,8强队伍早前更将作品交由深水埗区内接近100位基层独居长者试用,并邀请他们投票选出心仪作品。最终由岭南中学的《随意出门》荣夺冠军。

成长希望基金会联合主席陈郑兆龄女士表示:“我们希望透过‘小红花科创家’计划,鼓励更多青年人关注社区需要,并运用科技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立法会议员邓飞议员, MH亦表示“是次比赛非常具意义,将科技与关怀长者互相结合,相信推动创新科技及STEM教育会是未来的趋势。”

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暨腾讯基金会行政总监李子树先生致辞。
(左起)郭玲丽议员、黄锦辉议员、黄昕然专员、邓飞议员担任颁奖嘉宾。
成长希望基金会联合主席陈郑兆龄女士致辞。

作品贴近用家需求 获长者一致好评

冠军作品《随意出门》针对长者容易忘记带锁匙的问题,利用UHF RFID技术,帮助长者检查是否携带齐全出门的物品,从而增强他们的出行安全,当长者外出时忘记携带锁匙,系统便会发出提醒,避免长者被困门外。“这些作品不单展现了学生的创意,更重要的是回应了深水埗区基层独居长者的实际需要。”深水埗民政事务专员黄昕然先生, JP对学生的作品留下深刻印象,他继续表示:“与我们现时在区内推行的视障人士支援计划所用的RFID技术十分相似,但学生们能够将技术应用到新的场景,实在值得嘉许。”他续指,区议会一直致力建设智慧社区,并透露正与腾讯基金会探讨将“银龄守护卡”引入深水埗区的可行性。“银龄守护卡”是一个针对认知障碍症长者的科技产品,透过定位技术,当长者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系统便会发出警报,通知家人或照顾者。

季军队伍“天主教培圣中学”与嘉宾黄锦辉议员(左一)及黄昕然专员(右一)。
亚军队伍“基督教宣道会宣基中学”与嘉宾邓飞议员(左一)及陈郑兆龄女士(右一)。
冠军队伍“岭南中学”与嘉宾郭玲丽议员 (左一)及腾讯云副总裁陈铁钢先生(右一)合照。
邓飞议员, MH表示:“STEM强调跨学科协作,以比赛替代考试去推动中小学STEM教育非常有效。这个活动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发现老人家所面对的问题,然后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

STEM教育与社区服务相结合 培育未来栋梁

“小红花科创家”社区实践奖励计划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让学生学以致用、关怀社会的平台。多位嘉宾在颁奖典礼上对STEM教育与社区服务的结合表示赞赏,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STEM教育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立法会议员邓飞议员, MH认为,“以比赛形式推动STEM教育,比起考试,压力较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STEM 教育强调跨学科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而小红花科创比赛正好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老年人面对的实际问题。”民建联教育事务发言人兼立法会议员郭玲丽议员就关注到STEM教育的资源投放,她认为:“STEM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政府必须增拨更多资源予学校推动STEM发展。”同时郭议员亦认为这次比赛正好体现了STEM教育与社区服务的结合,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贡献社会。

深水埗民政事务专员黄昕然先生, JP︰“社区目前正面临老龄化问题,而同学们的发明是利用科技来改善社区问题的好例子。各项获奖作品关注不同的社区问题,实用性非常高,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社区,推动智慧社区的建设。”
郭玲丽议员表示:“这次活动极具意义,同学们所发明的产品能够帮助有需要长者,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让他们的家人更加安心。”

在教育及培训方面,邓飞议员认为香港的产学研结合相对较弱,需要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营造热爱科学技术的氛围。他希望通过STEM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形成热爱科学、热爱科研的潮流。黄锦辉议员, MH ,作为中大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则认为大学在STEM人才培训方面力度需要有所加强,例如最近将研究生的招生名额从20%增加到40%。“除了培养科学家,还需要培养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应用型人才,政府正在推动的应用科技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黄锦辉议员, MH表示:“这个活动成功将STEM教育、工程教育及商业教育结合,一同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多元化的创科的知识。”

学生作品展现商业可行性 产学研合作创造多赢局面

邓飞议员提到,学生们的STEM创意作品可以申请专利,并与商业教育结合,将作品转化为实际产品。他以乐龄科技产品为例,指出一些作品具有商业价值,可以吸引厂商投资生产,形成生产线。同场黄昕然专员亦指出,学生们的 STEM 创意作品展现了与商业合作的巨大潜力。许多作品的概念,例如煤气泄漏侦测与 RFID 防走失系统,与现有产品或服务相似,显示学生作品具备市场可行性。他建议学生与相关企业如煤气公司和腾讯基金合作,学习实际技术操作、了解市场需求,甚至获得量产和落地应用的机会,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造福社会。

(资料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