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窗笔友】重犯悔奸杀肢解 探监结良缘 义工书信感化长囚犯人
被判终身监禁的连环杀人犯狱中悔疚、强奸犯没有反省,对作案仍感自豪、少年杀人犯盼到灵堂悼亡母、女义工与囚犯互生情愫…… 前尘往事难断,有被判终身或长刑期的囚犯,被亲友离弃,更要于铁窗度余生。“十恶不赦”是长囚重犯的代名词,一般人避之则吉,偏偏《香港友爱会》一班“有心人”,自80年代起走入监狱探访,跟长囚人士书信来往,历年与过千囚犯通讯,告知他们人间有情。
未去到最痛一刻,未必会觉醒,我被判处终身监禁,我学识家人对我哋嘅爱!
主席见证奸杀肢解案重犯 改过自身
犯人X在八十年代犯下轰动一时奸杀肢解案,被判处终身监禁,身处独立囚室的他无人探访,经惩教署转介,2001年起与友爱会主席冯新华见面。冯称与该囚犯见面后,打破他对杀人犯残酷、十恶不赦的观感,两人对视而坐全无隔膜。自此,他们定期会面成为朋友,他感到,X为人很和善,有为罪孽悔疚及想改过自身。
少年杀人犯悔疚犯案 盼到灵堂致祭亡母
天天写,封封写满…… Michelle的回信,有涉及80年代的轰动杀人案、判终身监禁的少年犯、强奸犯等。06年加入友爱会的Michelle,为争取更多时间与囚友沟通,辞去文员工作。七年来,她收到过千封囚犯回信,由狱内点滴至人生道理,无所不谈。她不时收到囚友绘画的心意卡及书法。
最令Michelle难忘是一名少年杀人犯,对方透露,他想到灵堂送别亡母,惟亲友不希望有人戴手扣及锁链到场。她引述:“佢(少年犯)好痛苦,悔疚自己做错事,佢好渴望去殡仪馆,否则一世都好难过!”后来几经周旋,家人同意他到灵堂致祭,少年不至抱憾。
贩毒犯怀疑妻子“出轨” 强奸犯对犯案感自豪
强奸犯剖白犯案过程 遭笔友狠批不知悔改
也有人知法犯法,且不肯悔改!Michelle表示,早年曾与一名强奸犯书信来往,初时两人闲话家常。怎料,Michelle接到第二封回信时,对方仔细披露整个犯案过程及动机,最令人心寒却是他仍对犯案感自豪,字里行间没丝毫悔意。她回信斥责对方:“如果受害人系你家人会点?”此后该囚犯再无回信。
她还记得,一名毒犯被判监七年,原本定时探监的妻女,渐失去踪影。他曾怀疑妻子被离弃,后来知悉妻子因糊口未能探监。该囚犯获释后,与妻女重过新生。
应该以包容态度对待囚友,畀机会佢哋(囚友)重返社会。
女义工与囚犯互生情愫 私照在监狱内流传
女义工后悔寄私照 惩教署筛选探访名单
铁窗内外,书信往还,也有共谱恋曲的故事。大约20年前,有女义工与囚犯互生情愫,该囚友出狱后,两人结成夫妇,从此杳无音讯。冯新华指,曾有囚犯要求义工供相、住址及工作地点等资料,早年有女会员“唔听话”将个人照寄予囚友,却后悔想取回照片,“幅相系监狱内游来游去,好多人睇过!”
惩教筛选探访名单 应避免身体接触
冯续指,惩教署会筛选在囚人士的探访名单,确保囚犯无精神问题及暴力倾向。他表示,曾有女义工知悉对方是强奸犯,谈吐举止不自然,“知道反而有戒心!”
会面室无玻璃间隔 普遍难打开“话匣子”
Michelle指,仍有人对在囚人士存偏见,感他们十恶不赦罪无可恕。她忆述,首次到监狱探访一名青年囚犯,两人于会面室对视而坐,里面无任何玻璃间隔,“佢哋好有礼貌,好客气,好多谢我嚟探佢。”她相信“生命影响生命”,认为应接纳及给予机会囚友,协助他们重投社会。
香港友爱会电话:2493 3104电邮:admin@pfa.org.hk网站:http://www.pfa.org.hk/index_chi.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