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制服20年巡礼 黄金战衣、碧士图、普班知多少?
消防技术日新月异,香港消防处的装备亦随过去20年逐渐更新,望可为前线消防员提供更佳支援。其中改变最大,自然是2011年防护服由“碧士图”换上现时使用的“黄金战衣”,两者外观、功能差别极大,当年可谓令人耳目一新。署理高级消防区长(采购及物流)刘国富表示,消防处不时检视前线人员装备,对于有意见认为黄金战衣过分局促,他表示处方现时正参考外国专家意见,检视是否有需要更新装备,但强调目前仅属“好初步研究”。
最常见的消防人员服装自然是灭火防护衣,回望过去20年,消防处先后使用过3款防护衣。1991年引入,英国制深蓝色的碧士图“Bristol”过去一直是消防人员在火场使用的防护衣,可抵御800度高温。至2003年,同样是英国制造、俗称“普班”的橙色“野外灭火消防服”开始投入服务,主要在处理山火、不涉及爆炸、危害物质风险的任务时使用。
消防处于2011年斥资近8,000万元,为消防职系人员购入俗称“黄金战衣”的PBI Matrix灭火防护服。“黄金战衣”每套价值约7,000元,重3.9公斤,可抵御摄氏1,000度火焰燃烧8秒。防护衣及防护裤由三层物料组成,外层采用抗火PBI Matrix纤维,里衬为GORE-TEX抗火纤维,阻止水分进入衣物,内层则是Nomex物料。消防处高级消防队长(采购及物流)江伟忠表示,自2014年起,消防员处理山火、不涉爆炸、危害物质的情况时时,经主管风险评估后,可脱下“内胆”,减少热压力。
头盔方面,消防处20年来主要使用两款头盔,前年引入法国出产的全包型头盔(B型头盔),每个约2,560元,可保护耳朵及后枕底部,主要用于室内救火行动。该款头盔可在摄氏900至1,000抵御10秒,亦具备防撞击及防刺破功能,同时更可在头盔上加装电筒,让消防员可空出双手救火。至于原本使用的A型头盔,则主要用于山火、被困升降机等行动。现时使用的工作鞋在2004年引入,在塞尔维亚制造,具备防砸鞋头、防刺穿及防滑鞋底。
至于救护职系及调派及通讯职系的制服,过去20年亦分别作出1次更新。救护职系的红色头盔于2003年引入,于纽西兰制造。2010年开始使用的橙色外套,单价约1,050元。近年,消防处亦为调派及通讯职系安排反光背心,让人更加容易识别。
另外,消防处在2007年起会按需要在火场附近设置歇息区,为消防员提供休息空间。区内有水缸,让消防员浸泡双手,直接降温。
署理高级消防区长(采购及物流)刘国富被问到黄金战衣是否过于局促,他指处方一直有留意前线同事意见,部分亦指在火场感受到热压力,现时正参考海外专家提供意见,检视科技、物料是否有改善空间,与时并进,但强调仅属“好初步研究”,现时并非合适时机公布检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