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料周二高地或结冰 消防工会吁勿贸然登山 百人曾追霜困山
受强烈冬季季候风影响,天文台预测本港明日(23日)天气严寒,市区最低气温降至7度左右,新界再低几度,高地可能会结冰。由于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如每上升100米,气温便会下降约摄氏0.6度,当山顶气温降至零度或以下,高地会较易出现结冰情况。过往曾不少市民在寒流下冒险前往大帽山赏冰霜,消防处职工总会主席聂元风提醒市民,在未有足够装备及训练下,切勿贸然上山,要顾及自身安全。
梁荣武:山顶草温跌至零度或会结冰
根据天文台网页,当液态水暴露于冰点或以下的气温时,就会凝结成透明或半透明的结实冰块。过去大部分个案出现于山顶气温降至零度或以下的严寒天气。
高地为何较地面易结冰,是因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每上升100米,气温便会下降约摄氏0.6度。天文台前助理台长梁荣武解释,以本港高度接近1000米的大帽山为例,气温平均较地面低摄氏6度,如市区气温为7度,大帽山则为1度,特别在晚间或清晨时间,山上的地面温度会更低,例如大帽山顶的草温会跌至零度或以下,若有水分的情况下便有机会结冰。
攀山教练:山上马路易结冰 2016年百港人登山赏霜被困
攀山专家钟建民则指,严寒天气下,山上马路的水分有机会结冰,并举出2016年港人蜂拥到大帽山及飞鹅山观霜雪,因路面结冰导致上落困难,逾百人被困冰山一例。他提醒行山人士要视乎身体可承受寒冷的程度决定行山,注意保暖,否则容易失温,影响肢体动作灵活性。
近年亦有市民冒著严寒行山而被困山中,如去年12月21日,一名男子报称在大帽山行山时因天气太冷,无法继续行程,其后更失踪。警方、消防、政府飞行服务队到场连日搜索无果并暂停行动。
消防工会:一般装备难应付极端天气
消防处职工总会主席聂元风表示,一般市民不会特别购买供在结冰路面行走的装备,而一般行山装备亦不能应付在极端天气、高地及路面湿滑的环境下行山,加上如未经过足够训练,容易发生危险及导致受伤。他呼吁市民,不要为观赏结霜或落雹的景象而贸然上山,要顾及自身安全。
▼12月21日 寒潮下大帽山极严寒▼
▼2023年12月17日 天文台录得入冻以来最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