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皇帝”曾灶财墨宝重光 街坊见证日渐减少 盼保育香港特色

撰文: 邓宇诗 洪芷菁
出版:更新:

“九龙皇帝”曾灶财现存最大幅原址保留的“墨宝”重光,位于旺角花墟旁的铁路桥墩墙身经修复后,成为了一条贯通世纪的“时光隧道”。有在九龙区长大的市民,眼见曾灶财墨迹逐消失,如今重见天日,慨叹“以前啲人唔识珍惜,依家觉得系宝就拎返出嚟”,希望可以继续发掘真迹,“属于香港都要保育,先有香港特色”。

+10

旺角界限街的花墟公园入口旁边,一座铁路桥墩的墙身,在2022年出现油漆剥落,曾灶财的真迹被发现,港铁经过修复后,一幅长5米、高1.5米的“墨宝”重见天日。墙身以毛笔写上“中英国皇”、“曾灶财国皇”、“广东省银行”、“马路大坑”、“曾文孙公墓”等墨迹,从墨迹可见至少有三个不同时期,港铁在“墨宝”旁写上简介,引述专家判断,墙上墨迹先后历时十年以上。

“九龙皇帝”曾灶财。(路透社)

“啲人唔识珍惜,依家觉得系宝就拎返出嚟”

陈先生一直在九龙区居住,曾灶财的墨迹陪伴他成长,“细个行过睇到,唔知佢写乜,但好得意好有趣,依家就变咗艺术”,他有感墨迹已经愈来愈少,不少已被油漆覆盖,“啲人唔识珍惜,依家觉得系宝就拎返出嚟”。

他认为,曾灶财的墨迹是香港特色,“属于香港都要保育,先有香港特色,多啲人嚟打卡都系好”,希望可以有更多墨迹被“发掘”,亦要珍惜。

司徒先生亦表示,曾灶财墨迹在香港有悠久历史,应予以保留,“保留返啲文化,畀年轻人都知道佢事迹”。

+1

曾灶财好友:系香港一个集体记忆

曾灶财好友及艺评家刘健威表示,“曾灶财系香港一个集体记忆,以前经过街边见到佢写啲字,喺佢书法度你揾到一种童真、同埋一种好天真、好稚拙嘅嘢,好多人都唔知曾灶财写啲咩,觉得莫名其妙,通常佢开始就好钟意写‘国王曾灶财’或者‘曾灶财国王’,跟住一堆就系佢祖先嘅名,其实我觉得系一种感情嘅表达。”

修复项目经理刘家鸿表示,“呢个修复工程嘅困难在喺边一层需要保留,边一层需要停,呢个就系最大嘅困难同挑战”、“有时我哋喺面层见到一啲都唔知系咩字,咁我哋就会放弃面层,就会去开下一层,睇下𠮶个资料系咪比较珍贵嘅,见到𠮶个字可读性最高或者资料最齐全,我哋就会停留喺边度”、“好彩都有好大范围我哋都系可以修复出嚟,亦都读得返佢大部分内容。”

艺术品修复专家谈艺坊指,“我哋施工第一个步骤就系起𠮶个面漆,我哋就用特殊溶液涂落去,铲咗出嚟,跟住慢慢逐小逐小用铲仔将白灰逐啲逐啲清除,好似考古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