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20载.楼市狂潮】发水楼演变㓥盘 楼价屡破顶市民上车梦碎

撰文: 黄静薇 陈自颖
出版:更新:

香港楼市令人疯狂,地价与住宅天价成交、比㓥房更不堪“纳米楼”,轮候人龙屡创新高的公屋,各种现象令人彷如活在奇异世界当中,没有最荒谬,只有更荒谬。除了楼价屡破顶吓怕一众港人,生活被“上车难”束缚;即使有幸上车,亦可能只买到转身也有困难的百多呎斗室,住屋作为人权,已被扭曲成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建筑学者批评,回归20年来住屋问题始终缠绕港人,无论是楼价或奇则百出,说到底都是“地产霸权”作怪。

跌宕起伏,是回归20年来香港楼市的写照。在主权移交前夕,香港楼市异常亢奋,其后更出现楼市泡沫,小市民争相买楼置业,楼价一直飊升,更出现“夹钱买楼”的怪现象。

03年楼市见底

泡沫其后爆破,香港更成为首个出现“负资产”一词的地方,大批借贷过度上车的市民因资不抵债、面对银行“Call loan”的困境。03年沙士爆发期间,楼市更陷入前所未见的谷底,楼价由97高峰期插水式下跌七成,大批业主叫苦连天。

不过,楼市其后拾级而上,即使经过08、09年金融海啸调整,仍彷如坐上火箭般,一路攀升并超越97年的高位,完全脱离市民负担能力,更有调查显示一般市民要不吃不喝10多年才能置业。

港大建筑文物保护课程主任李浩然讲述唐楼演变,谈及首代发水楼的由来。(卢翊铭摄)

癫价频现 奇则无休止

不过,楼市除了天价连连,最影响居住质素的开则间隔,更出现愈来愈奇的景象。㓥盘、纳米楼之词不绝于耳,单位面积没有最细只有更细,而在不足十年之前,各个新盘的共通特征,却是“发水楼”。

许多人也认为旧式单位实用、面积宽阔,不过原来早于战后时期,香港已出现发水楼。港大建筑文物保护课程主任李浩然解释,战后大量难民偷渡来港,令房屋需求大增,私楼市场开始蓬勃,第一代“发水楼”亦因而诞生。发展商于60年代兴建多用途商住大厦,均设悬臂大露台,当时港英政府的行政指引提到,露台可为行人遮荫挡雨,具公共服务用途,所以毋须补地价。不过市民均用窗户将露台围封,变相增加居住空间,而政府当时亦因住宅短缺而容忍问题。

发水无限大 窗台、环保露台涌现
 
回归前香港陷“买楼热潮”,发水楼亦进入一个新时代。政府于1980年代豁免深度少于500mm的窗台计算入楼面面积,发展商于是兴建大窗台并计入建筑面积,变相细单位亦可以高价卖出,最经典例子莫过于沙田第一城和太古城,住客须将窗台变成床的一部份,尽用每一呎。

屋宇署于1997年豁免住宅厕所必需设有窗户限制,令“黑厕”涌现市场。及后2001年及2002年,政府为鼓励环保建筑,豁免环保露台和工作平台计入楼面面积,结果变成发水工具。李浩然指,设计上的畸型源于发展商赚到尽的心态,“想尽办法要将单位面积,有咁大整到咁大。”于是停车场、会所等面积计算入建筑面积,又设计出实用率极低的露台。

发展商为赚尽每一呎,设计出实用率极低的露台,图为大埔“岚山”。(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上车难”、上公屋可能更难,公屋轮候时间已长达4.6年。居住了209万人的公共屋邨,回归廿载,设计亦经历3次演变。退休房署建筑师、香港建筑师学会副会长卫翠芷解释,90年代开始房委会开始推出“和谐式”公屋设计,首幢大厦于1992年落成,“要应付80年代人手短缺问题,于是利用机械式生产,例如用大铁板模、可重复的单元式设计和预制组件等。”

卫翠芷指回归廿载,公屋的设计上亦经历3次演变。(江智骞摄)

和谐式设计望市民安居

她续指,和谐式设计的其中一个特色,就是利用模组(Modular),“要有相当程度的重复性,例如一房单位、二房单位,厕所、厨房都系一样,只系多间房。”房委会从内地引入预制组件,由外墙、楼梯以至整个灶台,也可预先在工厂建造,再运往地盘,以加快兴建速度。

以往公屋多以楼宇形态去命名,如I型、Y型及工字型等,卫翠芷称和谐式命名是摒弃一贯做法,隐含其住屋愿景,“希望居民住得安居乐业。”

千禧年后重大改变
 
不过社会上不少声音批评公屋设计千篇一律,如新市镇天水围公屋围城,犹如一个“倒模社区”,失去城市的独特性。房委会于2000年采用“因地制宜”的设计模式,连内拢单位也重新设计,“但发现建筑师要用多好多精力,单位亦唔够统一。”
 
卫翠芷指出设计模式的改变,亦由于近年房委会难觅适合发展公屋项目的地皮,牛头角下邨、沙田水泉澳均采取该设计而建,同时采用更多的预制组件如垃圾槽、电梯槽和水缸等。
 
二十年过去,卫翠芷认为公屋质量亦逐渐改善,居民住屋质素愈来愈好,不会出现私楼“㓥房化”的情况,“现时最细一人单位都系14平方米(按:约150平方呎),大过啲纳米楼。”

房委会由1989年开始设计“和谐式”大厦,图为第一款,采用十字型设计。(房委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