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政府估算将出炉 医生人手荒到2041年 有何招数解决?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食物及卫生局筹备5年半的“医护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最快明日(14日)出炉。有关检讨就如何应付预计的医护人力需求提出建议,以保医疗系统健康持续发展。据了解,估计本港医生人手荒问题,到2041年仍然持续,而且愈来愈恶化。报告至少建议4招解决问题,包括进一步增加医科生学额、延长医管局退休重聘计划由2年变5年等。

医护人力需求估算将出炉。(资料图片)

食卫局早在2012年1月,成立“医护人力规划及专业发展策略检讨督导委员会”筹备有关检讨。委员会委托了香港大学进行医护人力推算,当中医生人手供求的推算模型,预测至2041年。据了解,结果显示本港医生人手荒问题,直到2041年将仍然持续,而且问题愈来愈恶化,当中重要因素是人口老化。护士方面,据了解人手问题在短缺一段时间内会有缓和,主要是由于护士自资课程学额料会持续增加。

据悉,报告至少建议4招解决问题,包括进一步增加医科生学额。现时医科生学额为每年470人,若要进一步增加,需要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磋商,由于教资会通常依从3年一期的周期,计划学术规划建议,因此即使建议加医科生,最快亦要2019/2020年度才有可能成事。

第2招是延长医管局退休重聘计划由2年变5年等。医管局现时会重聘退休医生,但聘请期限为2年。其实,由2015年6月1日或以后新入职的医管局雇员,退休年龄已改为65岁,但在此以前入职员工,退休年龄为60岁。然则,大部分现职退休员工都是60岁,若他们以重聘计划继续留任,在62岁便要退休。若延长重聘期限由2年变5年,变相退休年龄可与新入职者“睇齐”在65岁。据悉每年可以增加数十名医生人手。

食卫局用了5年半时间,筹备“医护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资料图片)

第3个纾缓措施是将有限度注册医生任期由1年增至3年,吸引更多海外医生在港执业,惟相关建议要待涉及医务委员会改革的《医生注册修订条例》通过,才有望落实。另一招数,是增加跨医疗职系服务模式,以纾缓医生工作压力,例如设立护士诊所。现时已有约229间护士诊所,当中近80%属健康护理,即为糖尿病、心脏病及中风患者提供专业评估及跟进病情,约20%为伤口护理等。医管局行政总裁梁栢贤早前指,估计17/18年度医管局欠缺300名医生和600名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