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塘混凝土厂无牌运作 环团质疑传票欠阻吓力 倡修例堵灰色地带

撰文: 林颖娴
出版:更新:

油塘东源街20号及22号“中国混凝土厂”涉嫌停牌照运作。《香港01》今日(27日)视察,发现有不少凝土车出入,厂房贴有通告,声称根据法例,总筒仓容量不超过50公吨,不必持指明工序牌照可运作。

环保署曾向厂房发出32张传票提出刑事检控,并向法庭申请禁制令停止运作,但似乎未有奏效。有环保团体分析,现行法例阻吓力有限,即使收到传票,最终要罚款,“少少钱”难阻厂房继续运作,建议政府安装空气质素监测仪器,全天候实时监测,政府可研究修订《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将指明工序“加辣”,“空气污染系唔应该有threshold(门槛),几多污染都系污染、都系对人体有影响。”

+2

健康空气行动行政总裁冯建玮表示,环保署已向厂房发出32张检控传票,但仍未能令该厂停运,反映现行条例阻吓力有限,即使当局正申请永久禁制令,“但代唔代表环保署有权力去做𠮶个动作,勒令停运?系要执达吏定警方去做?定系边个政府部门去执行先得?其实申请一个禁制令,无论临时定系永久,都似乎未系畀到公众好多信心。”

倡安装空气质素监测仪器 全天候实时监测

他又指,中国混凝土贴出告示指,其现行工程并非《空气污染管制条例》,故不属无牌经营,直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厂系有更smarter way(更聪明的方法)去做,但唔代表个厂嘅空气污染系合格”,建议当局可透过其他手段“加辣”,包括参考发电厂等做法,在厂房一带安装空气质素监测仪器,全天候实时监测其营运期间排出的污染物容量,一旦空气污染超标便可采取行动,甚至阻止厂房的田螺车进出,令建筑工程“断缆”,以真正能令政策收效。

健康空气行动行政总裁冯建玮。(资料图片)
+3

研修例将指明工序“加辣” 无灰色地带生存

根据《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共有31种工程被列为须申领牌照的指明工序,当中水泥工程的要求订明,“总筒仓容量超过50公吨的工程”,中国混凝土以厂内搅拌装置的筒仓之容量并不超过50公吨为由,强调厂方毋须领牌,更一度就环保署指控其无牌非法营运,入禀向环保署索偿。

冯建玮认为,油塘近年已由工业区发展成住宅区,故混凝土厂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对市民的健康影响更严重,认为当局应与时并进,研究修订《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将指明工序“加辣”,考虑将之收紧,令混凝土厂再无灰色地带生存,“空气污染系唔应该有threshold(门槛),几多污染都系污染、都系对人体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