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半马|17人受伤3人送院治理 港队成员踩坑渠跌倒

撰文: 陈葆琳
出版:更新:

首届中国银行(香港)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半马拉松比赛吸引8000人参与,不过赛事开始前不少选手因为轮候洗手间,令赛事一度延迟。赛事筹委会主席杨世模表示,主办单位会检讨今次情况,希望日后可以改善。他又指,今次比赛共有17人受伤,其中三人送院,主要涉及热衰竭及扭伤。
港队运动员曾晓彤表示,比赛中途不慎踩到坑渠而跌倒,擦伤膝头,幸而对她不大影响,最后到达终点才处理伤口,成绩尚算及格,惟始终比预期较慢。

▼11月19日 港珠澳大桥首场马拉松▼

+6

肯亚选手获第一名

今日(19日)赛事为港珠澳大桥通车五年来首次长跑比赛,跑手可踏步港珠澳大桥,在壮阔海景之中奔驰。首批跑手今晨7时40分出发,接近9时,选手陆续返抵终点,冲线完成比赛。男子半马拉松分别由肯亚跑手包办首三名宝座,第一名为Geoffrey Toroitich KIPCHUMBA 以1:01:38冲线 ,第二名为Evans Nyakamba MAYAKA及第三名Ronald Kiprotich KIRUI。女子半马拉松首三名分别为乌干达的 Sarah CHELANGAT 以时间 1:08:04 完成赛事,肯亚的 Gladys CHEPKURUI 及哈萨克的Caroline Chepkoech KIPKIRUI以时间 1:12:14完成赛事。

港队代表庄司旸以1小时9分钟完成比赛,他自言成绩可“收货”,觉得回程较为大风,不及去程舒服,赛道最难位置为U型路段后上斜,由于沿着桥边跑,风势“食到正”有一定难度,而阳光猛烈亦难免影响发挥。

他说,能够于港珠澳大桥跑步,感到心情兴奋,最难忘的莫过于可以一大班人一起奔跑,若下届再举办会再次参与。但他认为,大会于时间上可以安排得更好,选手出发前只有半小时热身并不足够。

港队成员不慎踩坑渠跌倒

另一名港队运动员曾晓彤表示,比赛中途不慎踩到坑渠而跌倒,擦伤膝头,幸而对她不大影响,最后到达终点才处理伤口,成绩尚算及格,惟始终比预期较慢。她表示,今次赛事吸引不少国际选手参与,气氛良好,有助推动运动。她又说,首次踏上港珠澳大桥,感觉很新奇,沿途亦有不少风景伴随,加上不时看到飞机经过,可缓和紧张情绪。

曾晓彤又指,起初天气干爽舒服,但后来太阳越来越猛烈,湿度增加,略为影响状态,尤其是入隧道前的上斜路段较为辛苦。

有外籍跑手坚持至终点,最后不适,需要于急救站治理。他睡在担架床上,一度呕吐,最后需由救护车到场接送他前往医院。

+2

开赛前厕所排长龙 主办方认不足

起跑前厕所大排长龙,比赛更因此延误。是次赛事筹委会主席杨世模指,起步位置设有约20个流动厕所,赛段沿路六个水站均有厕所。他续指,留意到厕所不足的问题,之后会想办法改善,但参加半马的选手较少需要于沿途如厕。此外,今次赛事共有17名选手需接受紧急救护治疗,当中有3名选手需要送院治理,但情况并不严重,主要原因为热衰竭及扭伤。

对于有选手反映热身时间太短,杨世模回应指,选手可于亚洲博览馆报到之后预先热身。至于延长选手于港珠澳大桥热身的时间,他认为可行,但意味选手需要再提早抵达亚博登记,主办单位会再考虑。

中国香港田径总会行政总监伍于豪补充,今次赛道范围全属禁区,出发之前,警方需要协调交通情况协助开路。他指,始终是第一次举办数千人的比赛,大会日后举办其他赛事,都会参考以今次经验作为,又指接获不少跑手反映,今次比赛环境非常好。杨世棋指,经评估之后如果某些樽颈位可以改善,希望下年可以继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