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去年满泻量达2850万立方米 较前年增7倍 够港人用10日

撰文: 梁德伦
出版:更新:

政府正与内地商讨新一份供应东江水协议,当局回复立法会议员提问时透露,已向广东省要求是否可改以“按量付费”方式。不过,据政府统计,本港去年的水塘溢水量,高达2850万立方米,较前一年大增逾7倍,以港人每日平均耗水量约266万立方米计,全港人用多10日,惟发展局称溢水量与年天气及降雨量有关。

水塘为继东江水后,香港另一大食水来源。(资料图片)

发展局回复立法会议员毛孟静书面提问,重申香港天然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降雨,但本地集水区的集水量不足以应 付需求,加上降雨量不稳定,因此本港需要输入东江水以补足本地集水量不足的缺口。

当局指,今年2月已开始与广东省商议新一份东江水供水协议,至今已进行4轮会谈,当中包括商讨水质、供水量、收费模式及水价等,亦有向对方提出考虑改为“按量付费”,而非现行的“统包总额”。

政府现正与广东省商讨新一份东江水协议,并会研究是否可改为“按量付费”。(资料图片)

不过,虽然本港的水塘“满泻”的情况,由1996年至2005年平均每年的9,400万立方米,降为06至16年间的每年2,700万立方米,但去年的溢流量却高于平均值,多达2,850万立方米,更较15年的330万立方米急增逾7倍;惟发展局表示,每年的溢水量要视乎当时期的降雨量及天气。

此外,水务署正推行“智管网”计划,会将本港的供水管网分成约 2,000 个大小易于管理的独立监测区域,每个区域的管网内均安装监测和感应设备,监测各区的用水量,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一半安装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