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细诉追风一百载 当年挂波要鸣炮 八号变二至五号波?

撰文: 梁德伦
出版:更新:

每逢遇到台风袭港,不少“追风少年”都会走到惊涛拍岸处,感受强风威力。作为“追风者”始祖的天文台,就趁今年刚好是悬挂风球系统诞生百周年,为市民解构八号波的由来,更指出原来以前存在的七号波,竟等同现今风力最强的“十号波”,而每当热带气旋逼近,天文台除“挂波”,原来更要鸣炮示警。
此外,为让市民了解“挂波”的历史变迁,天文台今年稍后时间,将会开放已关闭的长洲信号站,让公众了解数字背后的意义。

天文台科学主任蔡振荣表示,早年烈风袭港,天文台鸣炮示警,后来才采用数字信号系统。(政府新闻网)

百多年前用圆柱、球及圆锥形信号标志

天文台官员接受香港政府新闻网访问,娓娓道来风球系统的由来。其实早于1884年,天文台已发出热带气旋警告,当时使用圆柱形、球形、圆锥形组成的信号标志,向港内船只发布最新消息;每当热带气旋逼近,天文台均鸣炮示警,但风速变化莫测,作用有限。

天文台总科学助理冯国柱曾在长洲信号站当值,挂风球是他当年职责之一。(政府新闻网)

1917年首引入一至七号波

天文台科学主任蔡振荣表示,天文台于1917年首次使用数字系统,由一号至七号,以挂波方式显示热带气旋的风向和风力。

他指出,当时一号波,相当于今天的一号戒备信号;二、三、四、五号则相当于今天的八号风球,“六号则是今天的九号风球,代表烈风增强;七号风力最强,等于今天的十号风球。”

挂波系统诞生后,几经改良变为十个信号,蔡振荣指,1930年远东地区的气象台台长召开会议,统一台风系统,翌年香港就出现了由一号至十号的台风信号。当时五至八号风球,代表风向不同的四种烈风,其中五号代表西北、六号代表西南、七号代表东北、八号代表东南。不过,数字不同却代表风力相同,容易产生误解。

天文台曾以五号、六号、七号、八号风球,代表风向不同的四种烈风,数字有异,但代表的风力相同,容易产生误解。(政府新闻网)

市民误以为风力减弱

蔡振荣说,当年八号风球改为六号风球时,容易引起误会:“市民可能以为风力减弱,其实只是风向改变而已。”天文台于1973年1月1日再作出变革,五至八号风球分别由八号西北、八号西南、八号东北、八号东南四个信号代替,此系统沿用至今。

至于市民最常理解的“挂波”,其实典故来自天文台于1917年起,在信号站悬挂不同形状的黑色标志,俗称风球。

天文台总科学助理冯国柱,加入天文台逾30年,曾在长洲信号站当值,挂风球正是他当年职责之一:“有一次,我在凌晨两点一个人挂风球。由于风力太大,挂上去时,听到一声巨响,最初还以为风球撞上东西了,原来强风把闸门也关上了。”

天文台职员在总部悬挂十号飓风信号,有人负责控制升降,也有人负责拉紧绳子,固定位置。(政府新闻网)

挂波须三人合力

冯国柱坦言,在强风暴雨中挂风球绝不容易,“通常两三人合力,有人负责控制升降,也有人负责拉紧绳子,固定位置。风球重约25公斤,拉起了,同事都浑身湿透。”他又透露,每当风力改变信号站又要调整标志,往往需要十多分钟,“例如本来挂三号风球,改为一号,我们就要先把原来的标志卸下来,解开绳子,将标志反过来,绑牢后再挂上去。”
开放长洲信号站探寻历史

风球标志原为方便航海人士,悬挂地点最初设于离岛和沿岸地区。后来风球信号应用日广,信号站逐渐增加,在60年代的高峰期信号站多达42个,大部分设于警务处和海事处所属范围,风球由部门人员挂上和除下。不过,随时代变迁,市民可从电台和电视台接收风暴消息, 70年代起天文台开始陆续关闭各个信号站。
 作为最后一个信号站,长洲信号站在2002年1月1日关闭,标志悬挂信号时代的终结。该信号站摆放香港最后一批风球,并有珍贵历史图片。天文台今年稍后举办导赏团,让公众了解数字这段百年历史。

天文台于1917年首次使用数字系统,由一号至七号,以挂波方式显示热带气旋的风向和风力。(政府新闻网影片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