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六具木乃伊周五起科学馆展出 罕有“木乃童”20年后首露面

撰文: 李慧妍
出版:更新:

香港科学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合作,于6月2日(周五)起举办“永生传说——透视古埃及文明”展览,并罕有地同时展出6具历史长达三千年的木乃伊,及逾200件古埃及文物。最“吸晴”为2岁男童木乃伊,该展品保留全部内脏和大脑,更是相隔20年后离开大英博物馆首次于亚洲展出。

“幼童”木乃伊,经电脑断层扫描后确定死亡年龄为2岁,由于古埃及时期医疗环境差,幼童死亡率较高。(黄永俊摄)

本港继1998年展出过一具古埃及木乃伊后,今年适逢回归20周年,再有木乃伊“永生传说”展览。香港科学馆馆长(展品)陈淑文表示,展览设多媒体、文物及互动展示区,六具生于3,000至1,800年前的木乃伊,则分布6个展区。

她指,大英博物馆于1、2年前,采用医学用的电脑断层扫描技术,对每具木乃伊以非入侵性方式,逐层结构裹尸布内的遗体情况,拍摄成影像,即可判断遗体性别、推断年龄及死亡时身体状况。其中1880年起藏馆的已婚妇人木乃伊“内斯达华狄特”,曾在60年代以X光扫描发现下体有填充物,误认为是男性,但经新技术后证实为女性。而该具木乃伊身上麻布厚达五厘米,使用红花染色布料,并与外棺、中棺及内棺展出。

古埃及文明展率先睇

+2
策展人Daniel Antonie博士介绍以电脑断层扫描技术,便于更细致了解包裹内的遗体状况。(黄永俊摄)

而最“吸晴”当属一具男童木乃伊,在1888年被发掘,长85.5厘米,属于罗马时期(约公元40至60年),仅在20年前于欧洲展出过。由于人体制成木乃伊时,需掏空内脏和大脑,再加入填充物后进行防腐。陈淑文指,该幼童年龄过小,疑难以解剖,故该具木乃伊任何保存完整身体器官,“电脑扫描后推断他约2岁,但古埃及很少将儿童制成木乃伊,加上他身上包裹多层布条,并有涂金泥纸棺画,估计他来自上流社会家庭。”

市民隔住玻璃,近乎“零距离”欣赏木乃伊之余,每具展品旁亦有互动简介屏幕,显示各具木乃伊记录、病理情况,或木乃伊制作过程的图像。展馆另展出逾200件珍贵文物,包括皮制童装凉鞋、条纹外衣,装载内脏的4个卡诺皮克罐,更有3D打印而成的木乃伊护身符。

互动展区则有适合亲子玩乐游戏,如古埃及食谱玩具造纸术等,更有适合年轻人的“神宫迷阵”密室逃脱游戏,限时20分钟完成隐藏任务。陈淑文表示,每具木乃伊对湿度和温度尤为“敏感”,故展馆内温度处于摄氏19度至20度,并要光线昏暗,避免影响棺木颜色。她呼吁入场观赏的市民要持“尊敬”心态,拍照时切勿开闪光灯,预计展览可吸引25万人次。

“永生传说—透视古埃及文明”展览
日期: 2017年6月2日至10月18日
地址: 香港科学馆
时间: 平日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周末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晚上9时
逢星期四休馆(公众假期除外)
门票:

标准票30 元 / 团体票21 元 / 优惠票15 元
全日制学生票5 元
星期三标准票10 元 / 团体票7 元 / 优惠票5 元
博物馆通行证持有人、携票成人陪同的四岁以下小童免费入场

资料来源:香港科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