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调研大埔创新园 新型工业化助港企拓机遇
推动多元经济是香港发展的重要一环,“创新制造”绝对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大埔创新园作为一个旨在促进创新技术的角色,近年致力为本地企业提供全面支援。早前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到访大埔创新园,更表示将积极推动香港创新科技的建设,提升本地企业竞争力。
摄影:陈苇慈
创新资源 专业支援
香港科技园公司亦于2021年将“工业邨”重新定位为“创新园”,目的是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园内提供先进设备及基础建设,协助香港制造业利用创新科技,实现智能化制造,提高生产效率,支持本地企业转向高增值生产和发展高增值产业链,升级转型。
孙东局长早前到访大埔创新园,并参观了日清食品、家得路天然健康集团(CATALO)及维特健灵大药厂(维特健灵)全新智能生产基地,表示3间企业成功以“创新制造”将科技融入传统工业,成功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令人印象深刻。接下来如何将香港制造的品牌发扬光大,政府将会给予很大力度的支持。
在日清食品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安藤清隆先生的引领下,向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介绍日清食品位于大埔创新园的生产厂房,了解食品企业如何以创新制造整合先进技术。日清食品的全新智能生产线结合机械人技术、智能学习工具及全自动化,可提高产能、减低生产成及提高成品品质,以加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全面人工智能技术监控 减少环境污染
位于大埔创新园医疗用品制造中心(MARS),提供工厂车间、三相电、高承重楼面、压缩空气系统、24小时冷水供应等设施,令不同品牌能够专注于研发、设计生产线和优化品质控制程序等工作。
当中占地18,000平方呎CATALO的健康食品智能生产中心,从产品配方、供应链管理仓储等工序,都由人工智能技术监控,解决每日货运吞吐量,每小时处理超过200个订单,除了有助提升营运及生产效率外,更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品牌于MARS更可与创科生态圈内的企业紧密合作,产生协同效应,加强研发协作,令产品质素更有保证。
新增智能生产线 力推纳米技术产品
为满足大药厂的要求,大埔创新园不但提供充足空间,园区内有多个与医药及健康产品及其他精密仪器目关的生产项目,当中更有助维特健灵进行科研,提升企业生产力。
目前采用全自动智能生产线的维特健灵,有效减少外包装的用纸量及所需的塑胶,达至环保及可持续发展,而且与人手生产线相比,部份产量更高出10倍。接下来将致力开发纳米技术产品,因此将加入更多人工智能生产线,及相关纳米技术设施,继续推动创新制造,把繁琐工序自动化,为大家带来质量保证的产品。
致力促进与内地创科合作与交流 提高生产总值
香港科技园作为推动香港科技发展的旗舰单位之一,孙东局长表示于科技园内3大领域产业,包括:医药、中医药,以及食品工业方面,过去1年已达到55亿元产值,为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贡献,下一步与国家商讨,继续多管齐下深化与内地在创科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将更多香港品牌打入内地市场,希望将产值提升至过百亿元。同时进一步推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带来更多机遇。
(资料及部分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