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拔生曾宪哲寻回|消防处AI软件 能迅速分析航拍照 侦测失踪者

撰文: 孔繁栩
出版:更新:

拔萃男书院应届DSE考生曾宪哲上周三(4日)失踪,昨日(11日)终在马鞍山郊野公园获救。今次搜救行的的“功臣”之一,为消防处新研发的人工智能(AI)软件,它能够迅速分析山野照片,协助收窄范围,以锁定目标位置。

消防处的AI分析软件于去年底投入运作,造价约30万元,可于5秒内分析一张航拍照片,能够侦察人体,大约两小时可分析逾千张相,即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相比起以往以肉眼分析需时8小时,大大节省约75%时间,提升搜救效率。

消防处的AI软件能够在密林中,识别航拍照片中的人体。(消防处提供图片)

消防处以往进行搜救时,会利用无人机拍摄山野,一般而言,无人机可于40分钟内拍摄1500张航拍照片,面积大约1平方公里,当人员取得照片后,会凭肉眼检视寻找失踪人士,粗略估算每8小时才能检视千张照片。

5秒内素描一张相片 可侦测蜷曲身体

消防处近年积极应用新科技协助山野搜救,去年与初创公司合作,斥资30万元研发一套AI分析软件,资料显示,无人机可以即时传送照片至电脑,AI可于5秒内素描一张相片,即大约两小时,便可完成分析过千张航拍照片,当成功标示出人体时,系统会显示“human”,即使蜷曲身体亦有机会侦测到,相比肉眼分析,大大缩短75%时间。

+3

AI分析软件需要接受“训练”以提高准确度

消防处透露,AI分析软件需要接受“训练”以提高准确度,去年已于狮子山、飞鹅山、狗牙岭等热门山径受训,曾测试分析60张没有人体的航拍照片,当时结果有65%准绳度,成功避过误测汽车、衣架等为“人体”。

消防处当时期望,AI分析软件未来可以提高识别能力,标示出衣着、背包、帽子等,甚至可以分析热成像,以标示躲在密林下的被困人士。

曾宪哲昨日被发现时赤双脚,精神状态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