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护老院虐老事件2周年 议员批政府未有修例改善

撰文: 陈宇轩
出版:更新:

两年前传媒揭发大埔运头街剑桥护老院的虐老丑闻,有职员在露天平台上,将缺乏自理能力的女住客脱至全裸后,才推入室内洗澡,其他护老院住客及其他大厦楼上居民可以看到,严重侵犯私隐。

事隔两年,剑桥护老院所在位置已易手,变为“森林护老院”。有立法会议员过去曾巡查逾30间私营院舍,发现环境依旧恶劣,虐老事件仍不停发生,私营院舍有恃无恐,估计社会福利署未能处理而不敢钉牌,对于《安老院条例》仍未有适切修订,令情况未有显著改善,对政府感失望,建议成立专业支援服务队针对解决长者须要。

剑桥虐老事件两周年,但《安老院条例》仍未有修订,安老院舍常传出虐老事件。(陈宇轩摄)

工党议员张超雄指,剑桥护老院事件发生后2年来,曾前后以不同形式,如神秘顾客,调查私营院舍有否改善质素,结果不是被拒诸门外,便是环境卫生均令人不满意,住客之间用木板分隔,私隐度低,整体质素未有因丑闻发生而提高。社福界议员邵家臻则表示,人手问题仍然是通病,1人照顾60人这个标准仍然沿用,情况不合理。

邵家臻指(左二),私营院舍有恃无恐,洞悉社署如果严厉钉牌,有关院舍内的长者住客根本无人接管照顾。(陈宇轩摄)

院舍药物经常堆积如山

药剂师刘恺宁则留意院舍的药物贮存问题,她发现由于长期病患者覆诊期大多长达半年至9个月,院舍的药物经常堆积如山,未经训练的职员或会出错,甚至未有留意有否过期,令病人未能得到适切用药,造成恶性循环。

社会福利署在剑桥护老院丑闻后,称会加强巡查和监管院舍,两年来的工作包括牌照处人手由80人加至120人,并邀得8名退休警执行巡查监管,张超雄质疑上述措施对提升院舍质素并无效用。邵家臻则指,私营院舍有恃无恐,洞悉社署如果严厉钉牌,有关院舍内的长者住客根本无人接管照顾,曾建议接洽大型非牟利机构接管,但政府认为该建议在社会未有共识,令问题一直持续。

事隔两年,大埔剑桥护老院已易手,所在位置改为森林护老院。(陈宇轩摄)

倡成立跨专业人士 驻院改善服务

关注院舍问题的人士建议,政府应成立地区为本的跨专业支援服务队,为各个居住在院舍,特别是私营院舍的长者提供护理和生活支援,服务队成员应由护士、物理治疗师、药剂师等专业人士组成,针对各个生活范畴提供专业服务,他们以第三方身份驻院,亦有助间接监察院舍职员的工作,确保长者有一个有质素晚年。

社署工作小组 下月中首次开会

张超雄称,由社署署长牵头的工作小组已成立,将重点检讨私营院舍问题,以及修订《安老院条例》的方向,6月15日举行首次会议,成员包括立法会议员、政府代表、安老事务委员会委员等30人,他估计处所和人手要求未必可纳入修订范围,但会尽力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