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桥贪污案】两局长下午记招交代事件 五大关键位要留意

撰文: 冯普贤 黄静薇
出版:更新:

耗资逾千亿的港珠澳大桥爆出涉贪丑闻,21名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承判商职员,涉向署方呈交虚假的石屎压力测试报告,被廉署人员拘捕。事件发酵至今已3日,政府于今日(25日)下午4时30分召开记者会交代事件,发展局局长马绍祥、署理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邱诚武、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林世雄以及路政署署长钟锦华将现身解画。《香港01》罗列五大公众需注意的关键位,包括涉事承判商背景、事件严重性以及如何确保大桥安全性等,留待政府稍后详细交代事件。

廉政公署拘捕21人,指他们涉在港珠澳大桥工程用料上造假。(资料图片/钟伟德摄)

廉政公署本周二公布拘捕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承判商21名员工,涉嫌在港珠澳大桥工程中的石屎样本测试报告中贪污造假,廉署怀疑违规行为早于2015年初开始,约1年半后始被揭发,事件引起全城关注,政府下午将举行记者会,究竟可否解答以下五大疑难?

1. 如何造假?

廉署指事件牵涉多个违规行为,包括调整测试时间、以其他物料代替石屎样本和呈交虚假报告等。(资料图片/吴钟坤摄)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教授李建文表示,事件中部分实验性人员涉嫌以金属校准柱及强力石屎取代大桥石屎作“压砖”测试的标准样本。

他指测试是要在特定时段内完成,一般而言,从工地凿取现用的石屎砖后,须于7天、14天、28天内分别做3次“压砖”测试。他估计由于要做的样本测试太多,实验室无法完成合约要求,故出此下策。

有土木及结构工程师透露,因压力测试是为了测试石屎强度,不排除有实验室人员“偷龙转凤”,将较坚硬的金属校准柱及强力石屎,充当石屎通过测试,“因为测试冇定上限,举例话石屎可承受压力系40至50MPa,如果测到60MPa系冇问题,只有低咗先有问题。”

2.  涉事位置

路政署被指未掌石屎编码,以至迟迟未能找出有问题石屎用于哪个位置,图左为署长钟锦华。(资料图片/伦星扬摄)

廉署未提及涉事石屎位置,一般而言,石屎运到地盘后会有指定的测试,确定合格才落石屎,而测试石屎会列明写编码和签名,亦会拍照存档,方便日后可识别石屎用于大桥哪个部分。不过,有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负责监管工程的路政署,手上并无石屎编码,以致无法交代工程受影响位置。

3. 事件严重性?

公众至今仍未知道事件的严重程度,有专家曾指最严重的情况是要拆桥重建。(资料图片/吴炜豪摄)

涉事实验室参与测试已4年,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教授李建文表示要视乎石屎用于大桥哪一部分,如用于桩柱及桥趸,会直接造成结构安全问题,影响大桥的地基稳固性及支撑力,或会难以负荷太多车辆行驶,及难御打风情况,产生桥趸震动及松脱;若用于桥身,则只影响维修部分。

至于涉事位置是否需重建以及影响通车日期,发展局局长马绍祥称视乎严重程度,若情况不太严重,覆检现时大桥安全结构就已足够。

4.  涉事承判商有否承造其他政府工程?

有消息指卷入涉嫌贪污的承判商为嘉科工程顾问有限公司(Jacobs China Limited)。(甄挺良摄)

据了解,涉事的嘉科工程顾问有限公司(Jacobs China Limited),其母公司Jacobs Engineering Group是于美国纽约上市的跨国企业,在超过30个国家、230个地点设立办事处,主要经营工程及建筑相关业务。

其本港分公司一直有承接不少政府外判项目及工程,除营运今次事件涉及的小蚝湾工务区域试验所,以提供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筑材料合规测试服务外,亦获外判营运位于大埔的公共工程实验室。不过,有资深工程师指,嘉科工程多年来主要负责工程顾问服务,“唔知点解捞过界。”

虽然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去年中已经发现测试报告有不寻常,但仍然于今年3月向嘉科批出古洞南设立农业园的勘查研究、设计及建造任顾问合约,合约费高达1,086万元。

而其他政府部门工程亦有嘉科的身影,包括为路政署监察广深港高铁工程、渠务署的污水渠工程、地政总署斜坡维修工程、土木工程拓展署的保存皇后码头工程及房委会的公屋发展计划工程等。

5. 如何保证大桥安全性?

有土木及结构工程师指,政府应进行多项测试以确保大桥的品质安全。(资料图片/吴炜豪摄)

事件发生后,路政署表示正进行目测及非破坏性测试,以确保大桥品质。有土木及结构工程师指出,相关的品质测试有3个步骤,分别为目测、“打石屎枪”以及“抽芯”。他指目测是最基本的步骤,而“打石屎枪”属非破坏性的测试,透过仪器撞击石屎表面,得出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不会对大桥结构造成影响,惟准确性较低。

他续指署方最后可进行破坏性测试,即俗称“抽芯”检查,方法是从现有的石屎中,抽取一条直径约100毫米的圆柱体石屎样本,然后进行压力测试,该测试的准确性较高,不过署方就要修补受破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