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病清洁工】外判时薪34.5扫尽旺角 没休息室女外劳街边更衣

撰文: 邵沛琳
出版:更新:

冷雨夜,旺角通宵清洁女工英姐,将带病上班的60余岁拍挡伟哥以手推车当“白车”,载到广华医院急症室求诊,温情背后,揭露食环署外判清洁工的辛酸事……食环署职工权益会副主席李美笑指,外判工友于极度厌恶环境下工作,薪酬划一最低工资34.5元,并无额外员工保障。她认为业界处于恶性循环,倡议政府取消公共服务外判政策,并且同工同酬“政府做到无良雇主嘅典范!”

日前清洁女工英姐,将带病的男同事载在垃圾手推车上,沿旺角登打士街前往广华医院求医。(网上图片)

有网民日前拍下旺角通宵清洁女工英姐,将患肺炎的六旬男拍档伟哥,由手推车推至急症室求诊,有人称赞英姐义不容辞助人!今凌晨(5月23日)英姐接受《香港01》访问时指,当时见伟哥双脚浮肿及发烧,立即将他载到附近的广华医院急症室。原来,伟哥及英姐这对拍档,通宵时份要以两人之力,负责清理弥敦道、亚皆老街及女人街数十个垃圾桶。

清洁工“一手包办”大量厌恶性质工作

食环署职工权益工会副主席李美笑表示,旺角区的通宵更清洁工作,由食环署外判予坊间清洁公司,区内数名外判清洁工,由晚上10时许至清晨6时,基本上“一手包办”将整区的街道清洁、更换垃圾桶胶袋等,每日应付大量厌恶性质工作。

另外,外判清洁工无论是早、夜或通宵更,工友薪酬划一为最低工资34.5元,一般只得劳工法律、没有额外的保障。另外,有通宵更清洁工为了增加收入“打两份工”,碍于法律列明,他们不能于同一间公司工作超过10小时,因此只能进行通宵更工作。

延伸阅读:清洁工登打士街病倒 女拍档手推车送入广华:叫得车嚟入咗去啦

难聘请以清洁工 外劳语言及文化差异难沟通

清洁工每日应付大量厌恶性质工作,但是他们只得本港最低工资,每小时34.5元。(陈永武摄)

工作性质辛劳 难以聘请清洁工

不少人选择到商场及办公室等“冷气房”当清洁工,道路清洁工更难聘请,李美笑举例,基层地区相对多本地清洁工,至于高尚住宅及中产地区则较多外劳工人,例如泰国及尼泊尔劳工。她称,碍于语言及文化差异,管理上甚有困难、未能直接指导对方,曾有外劳女工于街边更衣、于大厦后巷便溺遭人投诉,“合约上无地方换衫,佢哋(有外劳)直接公众地方换衫……”

投标价低者得 工人流失率相对高

李美笑批评政府“同工不同酬”,外判员工于工作量多及辛苦的环境下,无奈地任由公司剥削。她表示,不少政府外判工作,通常以价低者得的投标形式取得,“政府做到无良雇主嘅典范!”李指出清洁工为最低工资人士,他们的流失率相对高、不时出现“有工无人做”情况。

李美笑批评:政府做到无良雇主嘅典范!

清洁工流失率相对高,不时出现同工不同酬的情况。(陈永武摄)

业界批恶性循环 源于政府外判政策

李美笑表示,现时业界处于恶性循环,源于前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早年提倡改用合约员工及将政府服务外判,以降低公务员的薪酬支出。但她认为“大市场小政府”的外判政策,开放政府制度予私人机构参与“连基本人手都唔够,边可以巡得哂咁多地方。”

她续指,食环署监管人员同样不足,有时一个区域只得一名通宵监察员,“巡得厕所又要去处理投诉”,走马看花未能做好监察;她认为,政府应该取消外判制度,让工友同工同酬,或者是外判公司可设“厌倦工作补水”以增加士气。